村路暢通,鄉村如畫
聚居在祁連山北麓甘肅省肅南縣境內的裕固族,是中國“少小”民族之一,以畜牧業生產為主,民族風情獨特。
上游村就是一個典型的裕固族群眾聚集村。村支書黃東榮告訴記者:“過去,我們過著游牧生活,羊群趕到哪兒,人就在哪兒住下,居無定所。現在,我們搬進了牧民定居村,有水有電又有路,生活過得美滋滋!”
裕固族村民的幸福生活還在于收入有了保障。如今,該村14000只高山細毛羊都實現了圈養,既減少了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又由村合作社統一進行銷售,這種“抱團”似的發展,也擴大了該村羊毛的名聲,這兩年不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廠商前來合作,村民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
路暢業興,甘肅省肅南縣裕固族的新變化只是農村公路發展見成效的一個縮影。
2015年,交通運輸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全面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一年來,超額完成了新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的工作任務,印發了“四好農村路”建設意見,召開了全國農村公路現場會,出臺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397萬公里。全國鄉鎮通暢率為98.6%,全國建制村通暢率為94.25%,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推動“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
摘要:目前,各地全面啟動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山東、浙江、寧夏、陜西、吉林等省區擬以省政府名義下發活動方案,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江蘇、貴州、重慶等省區市制定了“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標準。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確保到2020年實現“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農村公路的總目標,2015年,交通運輸部印發了《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又在甘肅省慶陽市召開了全國農村公路現場會,對“四好農村路”建設進行了動員部署。
目前,各地全面啟動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山東、浙江、寧夏、陜西、吉林等省區擬以省政府名義下發活動方案,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江蘇、貴州、重慶等省區市制定了“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標準。
此外,以“十件實事”為重點,強化督導,部領導多次帶隊赴建設任務重的甘肅、云南、四川等省督查“四好農村路”建設進展,協調解決存在的問題,對任務滯后省份進行約談,督促整改落實。
民生實事 落地有聲
摘要:全年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25.1萬公里;溜索改橋進展順利,309個“溜索改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為全面完成2015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新建改建農村公路20萬公里”和“全面完成西部邊遠山區溜索改橋建設任務”兩項任務,交通運輸部對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并列入更貼近民生十件實事。以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重點,交通運輸部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共安排車購稅投資875億元,比2014年增加100億,占車購稅總投資的30.3%。其中550億元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全年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25.1萬公里。12個?。▍^)完成投資超百億,其中四川、湖北、云南、浙江四省超過了200億元,四川、云南兩省新改建超過2萬公里,10個省(區)超過了1萬公里。溜索改橋進展順利,309個“溜索改橋”項目全部開工建設。
建養并重,安全暢行。全國交通運輸系統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的意見》,全年完成隱患路段整治近8萬公里,改造危橋近3100座。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積極創造良好的農村公路發展資金籌集環境,協調財政部將普通公路建設作為一般債券的三個優先投資領域之一;與農業發展銀行聯合印發了《關于充分發揮農業開發性金融作用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的意見》。
落實各級政府責任 實現“有路必養”
摘要:出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向規范化、專業化、機械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切實實現“有路必養”。
2015年11月,交通運輸部以部令形式出臺了《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這是公路養護領域的第一部規章,規章已于今年1月1日正式施行,旨在加快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向規范化、專業化、機械化、市場化方向發展,切實實現“有路必養”。
與此同時,交通運輸部大力推進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建立事權與支出責任相適應的財稅體制改革要求,構建符合農村公路特點的管理體制與機制。開展《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評指標體系》研究工作,推動將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納入地方績效考核,結合全國人大議案辦理,會同全國人大財經委和全國人大代表赴山東對農村公路法制建設進行調研,推動《公路法》修訂工作。
統籌城鄉 客運物流服務農村發展
摘要:2015年全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數量超過8000個,北京、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湖北七省市的農村客運實現了建制村全覆蓋。
2015年,交通運輸部研究制定了《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考核評價規范》,印發了《關于開展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水平評價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快推進農村客運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全年全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數量超過8000個,超額完成年度工作任務。其中,湖北、貴州、四川共完成了6500多個建制村的通客車任務,北京、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湖北七省市的農村客運實現了建制村全覆蓋。
與此同時,大力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全國一體化水平達到3A級以上的省份共29個,其中5A級4個、4A級5個;加快農村物流發展,聯合有關部門印發了《關于協同推進農村物流健康發展加快服務農業現代化的若干意見》,全面提升我國農村物流發展水平,支撐農業現代化發展。
重大宣傳精彩紛呈
摘要:組織新技術交流與培訓16期,培訓人員2000余人次;部機關全年受理農村公路方面群眾來信和部長信箱郵件同比下降82%。
農村公路發展,靠科技引領。2015年,交通運輸部編制了《瀝青路面再生技術應用技術指南》、《山區農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實施技術指南》,推動《鄉村公路營運客車結構和通用技術要求》標準的修訂工作。組織新技術交流與培訓16期,培訓人員2000余人次。
在推進農村公路發展的同時,交通運輸部加強了重大活動的宣傳,先后召開了“四好農村路”、“十件實事”新聞發布會。組織中央和行業媒體對全國農村公路現場會等重要會議進行宣傳報道。此外,高度重視農村公路信訪工作,及時按規定處理信訪件,部機關全年受理農村公路方面群眾來信和部長信箱郵件同比下降82%,信訪形勢總體穩定趨好。
數說
截至2015年年底,全國農村公路通車總里程突破397萬公里。全國鄉鎮通暢率為98.6%,全國建制村通暢率為94.25%,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
目前,各地全面啟動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山東、浙江、寧夏、陜西、吉林等省區擬以省政府名義下發活動方案,河北、山西、內蒙古、河南、江蘇、貴州、重慶等省區市制定了“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標準。
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共安排車購稅投資875億元,比2014年增加100億元,占車購稅總投資的30.3%。其中550億元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
全年全國新增通客車建制村數量超過8000個,北京、河北、遼寧、吉林、上海、江蘇、湖北七省市的農村客運實現了建制村全覆蓋。
□群眾聲音
水泥路修好后,客運班車開到了百姓的家門口,班車每天6時30分至18時30分循環運營,坐車去縣城只需20分鐘,農作物也能賣上好價錢了。
——甘肅省武山縣四門鎮羅灣村 汪東
我們周邊的村民都把土地租給園區了,每畝地每年租金600元。我將6畝土地流轉給了園區,自己和家人再來園區打工,既領上班的工資,又有土地的租金,收入是自己耕種時的兩倍多。
——四川省射洪縣金鶴鄉 陳小秋
以前,家門口的路是田埂路,路面雜草叢生,連路肩都看不見,車子十分難走?,F在水泥路修到家門口了,我們出行和運送飼料、化肥產品方便多了。
——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小松鎮 賴明生
通村公路實現了從土路到水泥路的大變化。便捷的交通,為“農家樂”帶來了天南海北的客人。從廣州回鄉打工,不僅有固定工資拿,還能陪在父母孩子身邊,更能為寨子的發展出一份力。
——湖南省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三鍬鄉村 龍梅香
路修好了,我們這些種蔬菜水果的,不僅成本降低了,還可以拉到外地去賣,再也不愁銷售了。
——重慶市奉節縣安坪鎮種植大戶 周先貴
2016年農村公路重點工作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農村公路工作將以“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為總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2016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按照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的部署,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農村交通支撐。
1.創新農村公路發展資金保障機制
按照中央1號文件要求,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逐步納入公共財政預算,指導各地加快建立根據物價增長、里程和財力增加等因素的養護管理資金投入增長機制,以及以公共財政分級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的農村公路資金籌措機制。深化與農發行和國開行等金融機構合作,創新金融機構支持農村公路發展機制。實行“獎補結合”和“獎優罰劣”等激勵性投資補助政策,調動各地加大投入的積極性。落實免除貧困地區公路建設項目市、縣兩級財政配套資金政策。繼續引導和鼓勵“一事一議”和社會資金用于農村公路發展。加強資金使用監督檢查,針對審計調查和財政專員辦提出的問題,督促各地落實整改要求。聯合有關單位對農村公路發展進行專項調研,積極爭取國家支持政策。
2.深入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
加強督導檢查,督促各地按照《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意見》的要求,結合“十三五”規劃,調整和分解年度工作指標。推動各地以政府名義出臺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政策措施,爭取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政府年度考核范圍。扎實開展“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創建活動,出臺激勵政策,充分調動縣級人民政府的積極性。到2016年年底之前,各省(市、區)均推出首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并爭取以省政府名義授予榮譽稱號。通過立標桿、樹典型、推經驗,充分發揮好示范縣的模范引領作用,推動“四好農村路”建設扎實深入開展。
3.全面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管理
全面推進《公路“十三五”發展規劃》實施,提高補助標準,落實中央精準扶貧要求,以貧困地區為重點,全面完成新建改建任務20萬公里,力爭全年完成貧困地區新增7000個建制村通硬化路,確保“十三五”農村公路建設開好局。啟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修訂工作。加大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危橋改造和不達標路段改造力度,改善農村客運通行條件。落實新改建農村公路要同步建設交通安全、排水、防護設施和改造危橋政策。全面落實所有使用公共財政資金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必須實現“七公開”制度。繼續做好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統計分析工作。啟動實施經濟型農村公路建設養護科技示范工程,發布科技成果推廣目錄,組織推廣行業在廢棄資源循環利用、路基路面快速檢測與維護、公路安全防護技術等重點領域的科技成果。
4.深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
以宣傳貫徹落實《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為契機,深化農村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改革,切實落實縣級人民政府主體責任,加快建立健全“縣為主體、行業指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養護管理體制,充分發揮鄉鎮人民政府、村委會和村民的作用,加快實現“有路必養”。按照國務院辦公廳統一部署和國家財稅體制改革和事權劃分改革新要求,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對《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方案的通知》進行修訂。研究制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考核辦法》,強化地方上級交通部門對下級交通部門的考核。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指導意見》,大力開展路域環境整治,推動農村公路用地和建筑控制區的劃定工作,努力實現“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美麗農村路”創造“暢安舒美”的農村交通環境。
5.加強農村道路運輸工作
研究制定《“十三五”全國農村客運發展行動計劃》,啟動“城鄉交通一體化”建設工程,首批選擇20個以上試點區縣開展建設工作。加強農村客運供給側改革,推進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因地制宜開通班車、公交車或提供預約定制服務。編制印發《全國農村物流發展指引》,指導各地結合本地實際,相互融合借鑒,創新農村物流發展的模式和路徑。
6.繼續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加強宣傳引導,以交通民生實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為重點做好日常宣傳和重大事件、重要時段的宣傳工作,加強溝通協調,整合宣傳資源,創新宣傳手段,擴大宣傳效果,營造農村公路發展良好氛圍。做好農村公路信訪工作,進一步加強農村公路信訪突出問題排查、督辦工作,維護農村公路發展的和諧與穩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貨源甲物流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