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期《大美安居》出刊。
仔細翻閱,歌頌獻身扶貧的遂寧市安居區石洞鎮黨委書記何強的內容,占據多個篇幅?;驅n}、或詩歌。
正值全區兩會召開,前往石洞鎮草鞋埡村采訪時任村支部書記,對基層精準扶貧工作有哪些建議。采訪之余,問及何書記,他只感嘆:“真是一個好兄弟!”
跟同事討論:“看完《大美安居》,感觸很深?!?
“什么感觸?”
“別總是等干部倒下才鋪天蓋地贊揚干部!”
是的,到底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總是在干部倒下之后,才鋪天蓋地回顧其短暫人生,挖掘生前辛勤付出。作為宣傳工作者,該反思。
回想全國上下,扶貧路上,因扶貧犧牲被大眾熟知的干部不少,因扶貧業績突出被大眾熟知的干部卻不多。而我們,更希望以第二種方式銘記走在精準扶貧前列、干在精準扶貧前列的人。
時任安居區西眉鎮高坡村黨支部書記的陳曉梅,因為被村民誤解拿公家錢給自己買優質鵝飼養,一時賭氣,自掏腰包兩萬余元給全村貧困戶購買優質鵝。當鵝蛋賣上好價錢,貧困戶個個喜笑顏開。而這筆錢,幾乎相當于她一年的工資,心疼嗎?肯定心疼。很遺憾,故事在基層宣傳平臺并未引起波瀾,但并不代表對她工作的否認。
歌頌為事業獻身的報道該有,但不該成為僅有。脫貧攻堅是項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宣傳脫貧攻堅的報道,也必不可少。作為宣傳工作者,都該深入基層,善于發現,善于挖掘,不讓優秀的干部被人銘記是在倒下之后。作為精準扶貧干部,也該走在前列、做在前列,讓宣傳報道有好素材、好典型。
對貧困戶的感恩教育該從何而來?要干部有所作為,媒體有所宣傳,群眾才有所感恩。前兩者,缺一不可。
無論是誰,都別總是等干部倒下才鋪天蓋地贊揚干部;無論是誰,都別總是等干部倒下才無微不至關心干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