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是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措施,對緩解農村抵押物不足難題,對擴大農業融資,補齊農業發展短板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擴大農業融資規模。長期以來,我省農村金融供需矛盾突出,尤其是農業生產領域信貸投入有限。2015年我省農林牧漁業新增貸款82.95億元,僅占全省新增貸款的2.3%,余額僅占2.9%,主要原因在于農民缺乏金融機構認可的財產及抵押物。而承包地、宅基地、農房是農民最大的財產,長期以來由于法律不支持、產權不明晰,金融機構認可度低,抵押融資渠道不暢。此次推進試點,可以在確保農民權益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將農村資產納入融資抵押物范圍,有利于充分發揮農村資產融通功能,擴大農業信貸規模。
有利于促進現代農業加快發展。近年來福建省土地流轉規模持續擴大,全省土地流轉率將近30%,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職業農民等新型經營主體發展較快。目前,農戶小額貸款、聯保貸款等已經無法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需要。通過推進“兩權”抵押貸款試點,不僅盤活了土地經營權,同時盤活了地上附屬的生產設施設備、種養物的抵押擔保價值,對引導信貸資金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推動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經驗和模式,是此次國家開展試點的一個重要目的。推進農村“兩權”抵押貸款,將把農村土地、宅基地和農房的價值進一步放大,有利于調動農戶參與確權頒證的積極性。同時“兩權”抵押貸款試點將促進完善農村產權評估、流轉等配套服務體系,形成更有利于保護農民利益的各項機制,為下階段進一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創造有利條件。
當前,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應合力營造推進試點工作的良好政策環境,并加大宣傳力度,讓農村“兩權”抵押貸款試點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懂得政策、會用政策,真正讓農民成為參與者、受益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福建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