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聽到李希代表介紹遼寧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工作時,總書記問:遼寧現在還有多少貧困人口?李希答:還有50萬。總書記指出,脫貧攻堅一定要扎扎實實,我們的時間表就是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還有幾年時間,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這樣的提前就容易摻水。(人民日報)
近幾年的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各代表團審議時都對扶貧工作作了重要強調,其中“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無疑成了共同點。比如: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貴州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干部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使貧困地區群眾不斷得到實惠。”2015年,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廣西代表團審議時說,“扶貧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廣大貧困人口的實事。”而此次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遼寧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脫貧攻堅一定要扎扎實實,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這樣的提前就容易摻水。”
可以說,“脫貧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這與此前多次強調的“扶貧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既是一脈相承的再次深入闡述,也彰顯出了習近平總書記對貧困群眾的真切關懷之為民真情懷;既是對政府報告“精準扶貧”的深刻詮釋,也為各級各部門做好扶貧脫貧這項工作提供了標準和抓手。同時,這不僅提醒各級領導干部要把扶貧工作做好、做深、做透、做到位,更是告誡各級各部門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脫貧要嚴字當頭,脫離實際不行,隨意提前也不行!
事實上,自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時提出“精準扶貧”以來,“精準扶貧”已經成為全社會民生關注熱點。究竟什么是“精準扶貧”,如何才能做到“精準扶貧”呢?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的“扶貧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無疑是對“精準扶貧”的正確解釋,而如何做到“精準扶貧”就是要嚴字當頭,扶真貧、真扶貧;就是要扎扎實實,不要脫離實際隨意提前;就是要對癥下藥,真正做到藥到病除,如此才能實現精準脫貧。
我們知道,脫貧攻堅這場戰役異常艱難,要想打贏并不容易。去年僅僅是首戰告捷,成績也只是初步的,不可高估。雖然開局是良好的,但是困難和問題還是不少。而從近幾年扶貧工作的開展情況來看,有的地方年年扶貧年年貧,有的地方扶貧人數越扶越多,有的地方還有特困人群沒有被發現。究其原因,就在于一些地方的領導干部沒有看到真貧,沒有扶真貧,沒有真扶貧。換句話說,就是在扶貧工作中,一些地方單位在摻水,在搞“數字脫貧”、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
脫貧攻堅重在精準,貴在落實。因此,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既要堅決防止形式主義,堅持做到精準評估,以杜絕“數字脫貧”現象;又要重視整體脫貧情況,以所有貧困地區、貧困戶的脫貧為衡量標尺;既要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在精準落地上見實效;又要在做好長遠發展的打算上下功夫,堅持把扶貧與扶智結合起來;更要嚴格、規范、透明執行貧困退出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北壩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