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夢其:少數干部為官不為亟待整治

[ 作者:黃夢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23 錄入:王惠敏 ]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首的黨中央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面,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黨風政風日漸明顯好轉,黨群干群關系得到極大改善。但不容忽視的是,隨著全面從嚴治黨的持續推進,特別是在當前越來越嚴的作風建設形勢、越來越高的黨員干部要求這種政治新生態、社會大背景之下,一些基層干部深感不適應,抑或“為官不易”、甚至“官不聊生”,“能不做事就不做事、能少做事就少做事”,以及“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等諸如此類的“為官不為”現象,仍在目前

少數黨員干部當中呈滋長蔓延之勢,亟待引起我們各級黨政組織特別是相關職能部門的高度重視,并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認真整治解決。

一、深刻認識“為官不為”的主要表現。不言而喻,“為官不為”就是指我們少數黨員干部黨性觀念淡薄、責任意識不強,不能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該干的事不干、該擔的責不擔,無所事事、無所作為。突出表現在:是非面前不敢言、矛盾面前不敢碰、危險面前不敢上、失誤面前不敢當、歪風面前不敢斗。從筆者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當前個別干部“為官不為”問題主要表現在“不想為、不會為、不敢為、不真為”四個方面,有的在一個方面突出一些,有的四個方面兼而有之。一是思想消極“不愿為”。就是我們有的干部在相互比較中放松了自我要求,進取意識淡化、革命意志衰退,情緒低落、意志消沉,總認為基層工作難、待遇低,冒搞頭、沒奔頭,缺乏服務群眾的熱情和干事創業的激情,甚至連起碼的事業心、責任心和上進心、進取心也沒有,存在“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思想,甚至“只當和尚不撞鐘”,安于現狀、因循守舊,四平八穩保位子、稀里糊涂混日子,工作推諉扯皮、不推不動,抑或推一下、動一下,工作標準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占著茅坑不屙屎、拿著薪水不干事。二是能力平庸“不會為”。就是我們有的干部平時不注意看書讀報、關注時政,不注重學習實踐、提升自我,學習政策不經常、掌握政策不全面、執行政策不到位。熱衷于迎來送往、吃喝玩樂,拉拉扯扯、團團伙伙;滿足于自己過去已有的文憑和學歷、知識和本領,不思進取、不學無術;習慣于用老思維、靠老辦法、憑老經驗來思考問題、開展工作、化解矛盾,說話水平低、處事能力弱,缺乏真本事、真功夫,以致不善作為。突出表現在:面對工作難題,點子不多、辦法不新、思路不寬,有的甚至束手無策、不知所措。三是患得患失“不敢為”。就是我們有的干部畏首畏尾、缺乏擔當精神,做人“好”字當頭,“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處事“我”字為要,“凡事以我為中心”。在平時生活和實際工作當中,一旦遇到困難和麻紗、問題和矛盾,能推則推、能躲則躲,生怕得罪同志、不敢較真碰硬,始終充當著“老好人”的角色,搞無原則的一團和氣。面對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的不良言行和消極現象甚至違法亂紀問題,不敢去辯論、去批評、去抵制、去斗爭。更有甚者,面對社會黑暗習以為常,面對歪風邪氣熟視無睹;抑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四是被動應付“不真為”。就是我們有的干部心思不在工作上、工作不在狀態中,私事優先、公事第二,開會發文多、實際行動少,表態批示多、真正落實少,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層少,“蜻蜓點水”多、解決問題少,履職不盡責或少盡責、干事不出力或少出力,對自己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被動應付、敷衍了事,能不管的就不管、能少管的就少管,至于大膽探索、大膽創新,大膽嘗試、大膽實踐,更是無從談起。在實際工作當中,只求轟轟烈烈搞形式、扎扎實實走過場,以致勞民傷財,禍國殃民。

二、認真剖析“為官不為”的產生原因。據筆者調查分析,導致目前少數干部“為官不為”的原因,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面來進行剖析。從主觀方面來看主要有四:一是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是我們有的干部存在“為官不為”的問題,與其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沒有擰緊有很大關系。換句話說,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價值取向的扭曲,必然導致個別干部從利己主義出發,繼而產生“不作為”、“緩作為”甚至“亂作為”、“妄作為”的現象。二是缺乏強烈的責任意識。就是我們有的干部革命意志衰退、精神萎靡不振,缺乏應有的事業心、責任心和上進心、進取心,凡事習慣于得過且過,工作上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等靠要”思想和“懶散拖”現象相對較為嚴重。三是缺乏過硬的能力本領。就是我們有的干部不是不想作為,而是自我學習磨煉不夠、個人能力素質提高不快,存在“能力恐慌”、“本領恐慌”,缺乏真本事、硬功夫,導致工作上力不從心,抑或無所適從。四是缺乏扎實的工作作風。就是我們有的干部長期習慣于慵懶散漫“混日子”、四平八穩做“太平官”,面對當前作風建設形勢和正風肅紀要求,覺得要求嚴了、“束縛”多了,感嘆工作越來越難搞、干部越來越難當,產生了明哲保身的錯誤思想,抑或“為官不為”。從客觀方面來看也有四個:一是思想認識不正確。一些地方和部門單位對當前作風建設的新形勢和從嚴治黨的新要求缺乏足夠清晰的認識,重視不夠、估計不足,抑或“一陣風”、“一招鮮”,“一晃而過”、一切照舊,放松忽視了對黨員干部的嚴格要求、嚴格教育、嚴格管理、嚴格監督。二是管理手段不科學。當前絕大多數地方和部門單位仍然沿用過去開會、下文,訂規矩、立章法,搞督查、發通報等傳統手段為主,陳舊單一、創新不夠;思想政治工作弱化,對干部的教育、監督和管理,缺乏科學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力度不大、效果不佳。三是體制機制不完善。時下仍有不少地方和部門單位對干部的規范約束、選拔任用、考察評價和考核獎懲、責任追究、免責容錯等體制機制尚不完善,缺乏對干部有效的監督約束和獎懲激勵,尤其是缺失正向激勵性的明確規定,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一些干部干事創業的激情與動力,久而久之便滋生了不敢說、不敢做,保官位、求太平的思想。四是查處打擊不得力。一些地方和部門單位對個別干部緩作為、不作為甚至亂作為、妄作為等消極腐敗行為查處不嚴、打擊不力,某些地方和部門單位的黨政主要領導甚至還存在“干部作風問題不是問題,經濟問題才是問題”的錯誤思想。

三、大力整治 “為官不為”的對策建議。下大力整治“為官不為”的現象,是深入貫徹黨中央提出的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是持續有效推進作風建設、不斷凈化政治生態環境的重要抓手,也是重塑黨員干部良好形象、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應有之義。當然,解決目前少數干部“為官不為”的問題,并非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我們各級黨政組織及其相關職能部門高度重視、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堅持多措并舉、多管齊下、標本兼治,從思想上,制度上,組織上等各個方面深挖病根、綜合施治、對癥下藥,促進干部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盡其責。下面,筆者結合基層干部隊伍現狀和自己平時學習思考,特提出如下四點整治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強化整治自覺。當前,“為官不為”的現象,雖然只發生在少數地方和部門單位,僅存在于個別黨員干部身上,但長此以往,不僅會逐步抵消作風建設的正效應,而且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為此,地方各級黨政組織和相關職能部門特別是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站在事關全局的高度,深刻認識少數干部“為官不為”的潛在危害,以及大力整治“為官不為”問題的現實意義,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和紀委(紀檢)監督責任,成立整治“為官不為”工作領導小組,形成黨委(黨組)領導和組織人事、紀檢監察、督查考核等部門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良好局面,強化責任擔當、銳意開拓進取,自覺堅持以求真務實的工作態度和作風、以干事創業的責任擔當和實績取信于民。

(二)聚焦問題現象,突出整治重點。堅持問題導向,對黨員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存在的“為官不為”問題進行全面梳理,明確整治重點,做到有的放矢。重點整治:思想消極“不愿為”;能力平庸“不會為”;患得患失“不敢為”;被動應付“不真為”等問題。緊緊抓住目前黨員領導干部和機關工作人員不作為、不擔當的核心問題,在各級黨政國家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或組織中,深入開展 “為官不為”問題專項整治,嚴查“不為”之人、重處“不為”之事、細問“不為”之責、狠剎“不為”之風,進一步挖掘自身存在的缺點和不足。通過集中整治、明察暗訪、督促檢查,始終保持高壓態勢。

(三)嚴格考核問責,確保整治成效。解決目前少數干部存在的“為官不為”問題,必須從完善考核辦法、嚴格問責追究入手,不斷激發調動廣大黨員干部履職盡責和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為此,需要結合實際制定出臺《機關黨員干部“為官不為”行為問責實施暫行辦法》,建立責任清單,曬出負面清單,明確“為官不為”問責的適用范圍、問責情形、問責方式、問責程序和問責結果運用,進一步加大績效考評、問責追究的力度,始終堅持把績效考評結果作為干部薪酬待遇、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對那些肯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干部予以重獎和提拔重用;對那些不想事、不干事、不擔事的“太平官”、“逍遙官”堅決予以問責和組織調整,直至辭職辭退、立案查處,真正做到失職必罰、無為必究,從而不斷強化黨員干部的責任意識,全面提升黨政機關的辦事效率。

(四)落實配套措施,形成整治合力。堅持把從嚴整治“為官不為”與重教嚴管厚愛干部緊密結合,健全制度機制,完善配套措施,著力營造為官者“愿作為、善作為、敢作為、真作為”的生動局面。一要加強教育引導,讓為官者“愿作為”。一方面,要強化思想教育。利用各種機會、通過各種途徑,進一步強化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黨性黨紀教育、群眾觀念教育、勤政廉政教育和形勢任務教育,大力培育推介一批敢于擔當、奮發有為的先進典型,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積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固樹立“無功便是過、不為就是錯”的正確“官念”,著力培養“為官愿為”的政治自覺,不斷增強干事創業的責任擔當、真正做到為民、務實、清廉。另一方面,樹好用人導向。始終堅持把樹立正確用人導向作為推動干部“為官有為”的核心要務,著力強化“有為才有位,有位就要有為,為官就要為民”的用人導向,突出選用黨性強有覺悟、敢擔當有魄力、肯干事有作為的優秀干部,逐步引導干部樹立崇尚實干、敢于擔當的優良作風。二要提升能力素質,讓為官者“善作為”。針對目前越來越嚴的作風建設形勢和越來越高的黨員干部要求,特別是基層工作面臨的新特點新情況、新形勢新任務,必須結合黨的事業發展長遠需要,突出干部履職盡責實際需求,不斷加大干部教育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水準和實際能力,特別是領導科學發展、推進科學決策、整合不同利益,以及駕馭復雜局面、聯系服務群眾、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本領,切實解決好目前部分黨員干部身上存在的政策不清不敢為、規矩多了不想為、方法落后不善為等問題,讓他們清楚明白哪些可為、哪些不可為,哪些該這樣為、哪些該那樣為,著力培養他們奮發有為、善作善為的敬業精神,真正做到為官有為、為官善為,為官有戒、為官有止。三要建立保護機制,讓為官者“敢作為”。整治“為官不為”,既要靠監督懲戒,也要靠激勵容錯。紀檢監察、組織人事以及相關部門,要結合本地干部隊伍現狀和項目投資工作實踐,積極探索并建立健全保護容錯機制,擋住冷槍暗箭,以制度激發干事創業熱情,為“為官不易、怕而不為”者吃下“定心丸”,為“干事創業、敢作敢當”者撐起“保護傘”。與此同時,注重加強輿論引導,把輿論的關注點從對有過失干部的批評指責轉移到對工作失敗原因和對策的討論上來,在全社會努力營造“崇尚擔當、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四要注重人文關懷,讓為官者“真作為”。基層職能部門,負責“最后一公里”和“臨門一腳”;基層干部,身處一線,工作壓力十分大,但各項待遇很低。因此,上級黨委特別是紀檢監察、組織人事以及相關部門,都要多為基層服務,把人力和資源更多地放到基層,讓基層和一線干部有職有權地工作。建立待遇保障機制。嚴格落實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與待遇掛鉤、待遇與績效聯系制度,切實保證他們的福利待遇,并給他們創造更多的發展進步空間。建立生活關懷機制。注意及時了解并切實幫助解決干部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積極創造條件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促使其“自覺自愿為”、“真心實意為”。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桃江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福利片高清 | 亚洲成老女aV人在线视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亚洲精品国产制服丝袜美腿 | 亚洲国产福利97野狼第一精品 | 综合久久久久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