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網絡打破城鄉隔閡 農村電商將迎高速發展期
從標語刷墻到開站設點,電商企業在農村市場的爭奪愈演愈烈。從普通的家庭消費到農資、金融領域的拓展,如今農村電商正在經歷全新的發展階段。記者近日走訪京東集團農村電商業務部門,從多個角度了解目前電商企業在拓展農村市場方面采取的戰略、目前農村電商的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未來的趨勢。
農村電商解決農村經濟發展難題
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政府和電商企業一直在推動“網貨下鄉”和“農產品進城”雙向流通。這實際上是為了解決農村電子商務發展過程中的“下行”和“上行”問題。
京東集團副總裁、配送部負責人王輝介紹說,針對農村經濟的特點,京東的農村電商按照農產品上行、工業品下鄉和農村金融“3F”戰略進行規劃。“通過調研我們看到目前中國的鄉村市場還有很多假冒偽劣產品,通過工業品下鄉的戰略,消除城鄉價格差異我們可以讓鄉村老百姓體驗大城市高品質的商品。”王輝說,“另一方面,我們通過特產館和代銷代購的模式,發揮京東的物流優勢,把農產品拿到線上售賣,直接為農民創造經濟效益。”
針對農民“借錢難”的問題,京東集團專門開展了鄉村金融業務。以往農民購買生產資料的貸款,要么利息高,要么資金周轉困難。京東農村金融針對農村信貸推出了“京農貸”服務,包括農資信貸和農產品信貸兩大產品線,解決了農村信貸難的問題。此外,京東農村金融還向農民提供支付、理財、眾籌、保險等全產品鏈金融服務,為鄉村百姓帶來多重收益。
自2014年12月開始啟動農村電商項目以來,截至2016年6月30日,京東鄉村推廣員達到27萬人,“京東幫服務店”開店數量突破1500家,大家電配送服務范圍超過42萬個行政村。
物流先行打破城鄉地理隔閡
在全國兩千八百七十個區縣,京東自營訂單85%可以實現當日達或次日達。這樣的數據背后,是京東強大的物流能力在支撐。通過建立縣級服務中心、“京東幫”服務站和鄉村推廣員體系,使京東的物流觸角得以深入中國的大部分鄉村地區。
“京東從2015年1月第一家服務中心在山東平度開業,到今天全國開通了超過1500個區縣服務中心,招募的鄉村推廣員接近30萬人。”京東集團鄉村項目負責人蔣洪宇介紹說,“具體的落地方式是通過在區縣籌建一個服務中心,之后會配京東自有人員,通過這些人員在各個鄉鎮和村招募推廣員,推廣員協助我們做在鄉鎮的推廣。”
在鄉村的京東推廣員有一個專屬APP“鄉親”,這個“鄉親”APP能夠讓京東推廣員看到一天有多少收入,一天賣了多少貨,信用消費有多少,還可以個性化推薦鄉村地區的產品。“農村電商的推進過程中物流會先行,物流比商流到的早。物流往下沉之后,也拉動了鄉村的服務體系,是相輔相成的過程。”王輝說。“包括‘相親’APP在內,我們都是為了激發京東推廣員的積極性,讓他們知道這是一個雙贏的買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