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馮杰:鄉村的瓦

[ 作者:馮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2-12 錄入:12 ]

大師傳世文章,名家經典誦讀。悠遠,深邃,直抵靈魂深處。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鄉村之聲《記憶鄉愁·名家誦讀》第二季,“約”耳動聽。鄉村的瓦xiāng cūn de wǎ作者:馮杰 朗讀:于芳

鄉村的瓦大都呈藍色,那種藍不是天藍也不是海藍,是近似土藍;我們鄉下有個詞說得準確——“瓦藍”。這個詞屬于瓦的專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村舊事。

瓦更像是鄉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帶羽的蓑衣,在蒼茫鄉村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雨的清氣里漂浮。若在雨日來臨時刻,瓦會更顯出自己獨到的神韻與魅力。雨來了,那一顆顆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膽子大的會跳起,多情的會悄悄滋潤到瓦縫;最后才開始從這面蓑衣上滑落,從屋脊上,再過渡到屋檐。浩浩蕩蕩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歸大地,從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義。

瓦有對稱之美,任何人看到鄉村的瓦,都會想到一個成語,叫“鱗次櫛比”,如觀黃河的魚鱗與母親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體主義者,它們總是緊緊地扣著,肩并肩,再凍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們能感到彼此的體溫,像肌膚相親的愛人,貼得密不透風,正團結在月亮緩緩上升的鄉村里。

當瓦還沒有走上屋頂,生命里的“籍貫”一欄早就填上了,是兩個粗拙的字,叫“鄉村”,像一個孩子或者老人用顫巍巍的筆所寫。是的,瓦更是一種對鄉村的堅守。在瓦的記憶里,所有的飛鳥都是浪子與過客,都是浮云與蒼狗。

籍貫屬于鄉村的瓦有一天走進城市,它暈頭轉向,無所事事,毫無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與鐳射霓虹拒絕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開往城市里的一輛大卡車用來墊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當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時又被遠遠地拋棄在公路邊。城市人就愛過河拆橋,瓦看看身上“籍貫”一欄,早已被風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風景只有一種,那就是“瓦松”,我們那里叫“藍瓦精”。這稱呼多氣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靈,因為聽風觀雨的緣故,已經一位位聰明成精了。且慢,它們還是“鄉間郎中”呢。鄉村藥譜如是說: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蓮草、向天草,清熱解毒。我小時候得過惡性瘧疾,久不見愈,姥姥就從舊屋頂上采到幾棵瓦松,燉汁連服,止住了。

小時候我常在夢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蹺著腳丫,在我不知不覺的夜半時刻,正一顆顆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長勺低低地垂落下來,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顆顆透清的露珠。終于,一不小心,有兩顆最大的掉下來,緩緩地,落在我的眼角。

當我的靈魂有一天回歸大地,就請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溫,還有你瓦的紋絡。這一方故鄉的小房子,泥與水組合的小房子,草氣上飄搖的小房子,你罩著我。像誰夜半耳語:“睡吧,孩子。這叫歸鄉。”

馮杰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河南省詩歌學會副會長,河南作家書畫院研究員,現為河南省文學院專業作家。

著有小說集《冬天里的童話》《少年放蜂記》、詩集《一窗晚雪》《討論美學的荷花》《馮杰詩選》、散文集《丈量黑夜的方式》《泥花散帖》等。散文《鄉村的瓦》入選2006年全國高考語文試卷。

先后獲過《詩刊》全國詩獎、臺灣《聯合報》文學獎、《中國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散文獎、臺北文學獎、屈原詩獎,河南省人民政府優秀文學藝術成果獎。

部分資料來源于網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鄉村之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宅男网在线看一区二区 | 视频二区精品中文字幕 | 婷婷综合缴情亚洲另类在线 |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亚洲综合色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乱国产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