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南農產品進出口強勢增長10.3%,逆市飄紅引人矚目。
8月2日,記者從長沙海關獲悉,1至6月,我省農產品進出口總值41.4億元人民幣,其中,出口29.0億元,進口12.4億元,雙雙實現增長。
示范區成為拉動農產品出口“大功臣”
上半年,我省大部分傳統農產品出口均有所增長。統計顯示,出口農產品增長份額中,約三成由全省11個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貢獻。
“在湖南江華瑤鄉,有一種瑤山雪梨,以前論斤賣都難銷,現在論個賣,一個10多元還十分搶手,這是當地打造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的效果。”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副局長王新武分析認為,湖南作為農業大省,糧食、棉花、油料、肉類產量位居全國前列,但出口份額較低,主要是因為農產品品質不高,而示范區解決了這一問題。
通過示范區建設,我省茶葉通過歐盟多達475項的嚴苛檢測,突破了歐盟市場的技術壁壘;供港蔬菜達到香港新出臺的《食物內除害劑殘余規例》要求,實現官方零通報。“全省出口食品農產品合格率達99.98%,相比建設示范區之前提高了不少。”王新武說。
“零關稅”令農產品進口激增
上半年,我省進口農產品同比增長了43.4%。長沙海關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我國與東盟實現了農產品“零關稅”,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
根據我國與東盟簽訂的“早期收獲”協議,2016年1月1日起,我國與東盟協議下農產品全部實現零關稅,大大降低了進口成本,東盟泰國、越南、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傳統優勢農產品對我國出口快速擴大,大量熱帶水果和谷物等產品進入湖南市場。上半年,全省自東盟進口農產品4.6億元,同比激增3.8倍,占我省農產品進口總值的37.2%。東盟一躍成為我省最大農產品進口地區。
此外,湖南居民對于高品質農產品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上半年,我省由歐盟進口農產品3.8億元,同比增長25%,占我省農產品進口總值的30.7%。
培育有國際競爭力的品牌至關重要
長沙海關指出,上半年,全省對東盟出口農產品增長了51.2%,但自東盟進口農產品增長達到3.8倍;對歐盟進、出口農產品貨值相當,但出口增長4.7%,進口增長25%。“我省農產品出口增幅低于進口,我們調查發現省內水果和糧食市場的競爭已明顯加劇,部分農業企業受到很大的沖擊。”
針對這一情況,長沙海關認為我省應大力培養一批農產品重點企業,大力鼓勵企業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農產品出口企業和品牌至關重要。”
據了解,目前,我省正在進一步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全省食品農產品主產區都將建立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到2020年湖南出口食品農產品的自有品牌個數要超過30個。”王新武說,通過這種方式促進農產品出口最為有效。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湖南日報2016-08-0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