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鄉村旅游的經營已經由以農戶為主體,逐步轉向家庭農場、農戶、合作社、農業企業、旅游企業多主體經營轉變。隨著國家政策利好及旅游市場的加快發展,工商資本也紛紛進入鄉村旅游行業。多主體的參與,不僅推動了鄉村旅游產業的規模發展,同時,也拉升了鄉村旅游產業的發展水平。全國各地從各自的優勢出發,發展鄉村旅游產業,有依托農業優勢產業資源的,有立足多樣性的自然生態資源的,有結合鄉村歷史文化資源開發的等等,我國鄉村旅游資源的多樣性為發展多樣性的特色旅游產業創造了極佳條件。
農業與旅游產業都是鄉村旅游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首先,農業產業是鄉村旅游產業的重要的資源基礎。其次,特色農產品(000061)為旅游提供優質食品,進而豐富產品供給市場。第三,農事、農會、農節是鄉村民俗特色游及旅客體驗休閑活動的重要載體。從總體來看,農業與旅游相互促進,互為市場。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處理傳統農業與發展鄉村旅游關系上,必須明確:第一,農業產業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基礎。沒有特色的農業產業做支撐,鄉村旅游將是無源產業。第二,作為鄉村旅游的農業是傳統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主要體現在:一是農業產業作為旅游產業資源,要為旅游產業提供資源支撐;二是傳統的農業產業通過創意,發掘農業的多功能性,以滿足人的精神文化的旅游需要。第三,用“創意”農業,推動傳統農業向旅游農業功能化轉型。要做好創意農業,就必須立足大眾的旅游需求,注重旅游產品設計創新。第四,創意農業改變公共資源配置與農產品運營方式。鄉村公共產品的配置,將由為農業生產服務,為農民生活服務轉變成為旅客的旅游服務。農產品由傳統的賣農產品向為旅客提供旅游服務轉變。
總體來看,我國鄉村旅游產業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首先,是新型產業;其次,多元化;第三,以精神體驗與文化消費為主體;第四,以創新鄉村與綜合服務為特征。在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產業創新,產業轉型過程中,始終存在生產要素及產品運營的巨大的服務市場需求。從生產要素的供給方來看,投資商與工商資本需要尋求有價值的投資項目;從鄉村旅游的資源方來說,旅游基地產業發展、產業創新、產業轉型升級,需要資本、市場、智力支撐。雙方亟須合作對接。
從目前來看,首先需要實現三大對接。
第一,智力對接。鄉村旅游產業智力對接需要在兩個方面展開:一是行業引導。對行業來說,需要研究行業熱點問題,設定年度主題,以論壇形式傳播智力成果,引領行業發展,做好智力對接。二是行業咨詢規劃服務。重點是針對具體的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與企業運營,提供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智力服務也就是發展的解決方案。如區域發展的戰略研究與發展的頂層設計。旅游產品的研發與制造等等都需要高端的智力服務。
第二,資本對接。資本對接要立足四個方面來組織:第一,以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的項目開發的資本供求合作為基礎;第二,以互為對方的需求方式來組織服務產品;第三,實現資本對接與產品設計、政策溝通、其他經營元素的配套及市場運營一體化;第四,構建政府機構與項目單位對話機制,做好政策對接。
第三,市場對接。市場對接的核心是鄉村旅游供應商與采購商及消費者組織。要做好市場對接,需要重點解決三大難題:第一,消費組織。一是代理商的組織,另一個是消費者的組織。第二,旅游資源及其產品的組織。第三,創新對接有效形式。對接形式靈活多樣,有共同的市場行為,也有為具體的區域旅游市場組織的市場對接活動。在市場對接平臺里,還存在鄉村旅游產業的商品市場的對接。如優質的農產品、優美的地方工藝品及地方特色風味產品等的市場對接。
同時,鄉村旅游要想蓬勃有序發展,還需要以服務創新促進產業發展,建立協會搭臺、企業運營、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的機制。
首先,協會要搭好臺。要搭好臺,必須研究鄉村旅游行業發展面臨的共性問題,體現“全球性、引領性、創新性”。在此基礎上,要創造鄉村旅游會員主體之間合作形式。為推動相互合作創造條件。
其次,堅持企業運營。以市場機制為基礎,做好企業相互合作。
第三,政府要支持。政府的支持重點是要體現公共產品的投資與政策環境的優化等方面。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華工商時報 2016年06月17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