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市開發區太子鎮工會主席陳洪坤午餐飲酒,市紀委暗訪組要求鎮紀委書記徐欣開履行監督責任,對陳洪坤午餐飲酒行為進行調查核實,但徐欣開再三推諉后稱因感冒了,聞不出來被免職。(01-06人民日報)
作為鎮紀委書記的徐欣,在面對市紀委暗訪組對工會主席飲酒事件調查時,百般推諉敷衍,聲稱“感冒聞不出酒味”,儼然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為官態勢,難不成真是“感冒生病”?其實不然,通過裝病拒絕履行監督責任,誰都不得罪才是徐欣的“為官之道”。
然而“徐欣聞酒”事件并不是個例,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是不作為、不敢擔當的黨員干部,他們大多數都有典型的“好人主義”,在履行同級監督上暴露出了不敢監督、不會監督的軟肋,于是導致基層組織在責任追究上存在“追下不追上、追小不追大”的問題,讓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難以根治。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上率下,在持續整治“四風”中為全黨做出了表率。中紀委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作風,加強自身建設,懲治了一批內部的腐敗干部,促進執紀問責向縱深推進。然而在全面從嚴治黨深入推進的今天,個別地方出現了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總有蒼蠅嗡嗡亂飛和“風過草低頭、雨過地皮濕”的現象呢?這主要是個別黨組織對主體責任的認識還停留在黨風廉政建設上,沒有上升到全面從嚴治黨層面,個別紀檢干部責任不牢,在對同級的監督不敢動真格,監督檢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執紀問責蜻蜓點水、隔靴搔癢,致使個別基層單位“四風”問題和群眾身邊的腐敗現象難以根治。
紀檢干部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如何解決基層黨委和紀委在執紀問責不嚴不實的問題,要以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和習近平同志重要講話為契機,加強紀檢機構體制的改革,健全紀委監督工作機制,破解同級監督的制約瓶頸,構建以上對下的監督體系,使紀檢的業務工作、干部管理、考核評價等不再受所駐部門制約,營造良好的執紀問責環境;同時完善基層紀檢機構。對在基層紀檢巡查中發現的腐敗問題,要運用問責“殺手锏”,既向黨委問責,又向紀委問責,從而加強干部作風建設,真正讓基層紀檢干部的作風嚴起來、實起來,把從嚴治黨的方略落實到基層各項工作中。
“聞不出酒味”的紀委書記,需要問責“治病”,徐欣因其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監督責任不到位,被免職并被調離紀檢工作崗位,實屬咎由自取。
作者地址:四川省鹽亭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