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金融信息化給農村農民帶來了什么

[ 作者:宿志龍?白峰哲?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18 錄入:吳玲香 ]

前不久,農業部、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科技部、商務部、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林業局等8部門聯合印發《“互聯網+”現代農業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互聯網+現代農村”再度成為熱議話題。

加速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的關鍵,在于如何讓廣大農戶以及農村經濟體以最自然的方式“擁抱”互聯網。實際上,與農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金融信息化服務,正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給農村帶來改變,為“互聯網+現代農村”的全面落地打開突破口。

近日,記者走訪安徽、山東、湖北等農村地區,收集了一些農副產品收購、便民繳費、農民工工資下發等方面的案例,力圖給讀者展現一副當前農村地區金融信息化發展的全景圖。

家門口的自助小銀行

在山東臨沂革命老區,通過村里布放的幾臺“助農金融自助終端”,農民們足不出村,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小額取款,同時該終端還具備信用卡還款、轉賬匯款、話費充值、公共事業繳費等多種支付功能,就如同一個迷你的自助銀行,可以滿足村民各類基礎金融服務需求。據介紹,這是銀聯商務與老促會旗下的佳友通電子支付合作,共同針對革命老區布放的助農金融自助終端。

地處偏遠的山區農村,往往是金融服務的薄弱地帶。當地的農民平時要取款,就算是最近的銀行網點也要跑上幾十甚至上百里地,一來一回就是數個小時。如何讓廣大農村居民減少出行成本,在家門口就能拿到現金?農村地區村民經常出入的供銷社、小賣部、村委會等場所,就成為第三方支付機構布放助農服務終端的首選網點?,F在銀聯商務已經在遍布全國萬村千鄉鋪設了3萬多個“全民付”助農取款網點,最近還與農業科技企業“大北農”合作,將涵蓋取款、便民繳費等金融服務的“助農金融自助終端”布放在全國縣鄉農村地區的4萬多家客戶門店,一個全方位覆蓋農民生產和生活圈的農村金融服務網絡已經初步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助農金融自助終端上,有些地區的村民還能直接購買由保險公司擔保品質的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在家里等待供銷社送貨上門。

目前助農服務網點就像是深入到農村地區的金融服務小“基站”,多年來源源不斷地將一系列圍繞支付的金融服務產品輻射到廣闊的農村地區。

農副產品收購中的移動支付

湖北隨州市三里崗鎮吉祥寺村是該省最大的香菇種植、加工、集散和出口地,香菇貿易相當紅火,是遠近聞名的“香菇村”。過去,走村串鄉的菇販和菇農之間、菇販和菇販之間多是“一手錢、一手貨”的交易模式,交易頻繁且金額較大,菇販往往需要隨身攜帶大量現金,不僅存在安全隱患,現場點鈔、驗鈔的交易過程更是繁瑣。

在當地政府及人行的支持下,兩年前,銀聯商務將旗下的全民付“易POS”刷卡終端引入到了“香菇村”及當地各個香菇交易市場,現在菇販們只要隨身攜帶一臺“易POS”終端,通過藍牙連接到智能手機,根據提示刷銀行卡、輸入密碼,幾分鐘就能完成幾萬元乃至幾十萬元的款項支付,款項實時進入農戶賬戶,電子簽購單還可發到菇農的手機上,交易憑證看得見、易保存。整個過程安全便捷,不僅免去清點現金的麻煩,更極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和資金周轉效率。

同時,這款僅有名片盒大小的全民付“易POS”終端還能為菇販及菇農們提供銀行卡余額查詢、涉農補貼查詢、卡卡轉賬、手機充值等基礎金融服務,使遠離城市的農戶也能享受到可與城市媲美的便捷移動支付體驗。

伴隨著互聯網網絡的鋪設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借助全民付“易POS”終端刷卡器、智能多媒體終端等多種現代化支付方式,讓諸如湖北的“香菇村”、云南茶山、安徽茶園等偏遠農村地區也逐漸搭建起電子支付受理環境,傳統金融難以覆蓋的長尾群體也享受到便捷的基礎金融服務。

炕頭上享受到掌上金融服務

躺在炕頭上就能用手機了解農業新聞、學習新農技、銷售農副產品、購買農資和生活用品,這種“城會玩”的場景對于農民來說不再遙不可及。如今市面上逐漸出現一些專門面向農村市場的APP,讓廣大農民及涉農企業都能享受到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真正紅利。

以銀聯商務日前剛剛推出的“全民惠農”APP為例,除了延續“全民付”線下助農服務網點的銀行卡轉賬、手機充值和水電煤繳費等基礎金融服務功能外,“全民惠農”還將業務功能細化和下沉,深入契合農村地區對農業資訊、農業技術、電商、融資理財、社交+社區服務、進城務工等與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各類需求,給“互聯網+農業”打造出一攬子掌上服務解決方案。

記者采訪了解到,這種APP操作很簡單,只要用手機號注冊一個賬號,“全民惠農”APP就能成為農民朋友隨叫隨到的“小幫手”:農耕時,農民不用出村,隨時可以給手機充值、轉賬匯款;不用掐著點看電視,就能查看天氣,知曉最新的農業政策,未來甚至還能就技術問題在線跟農業專家交流;農收時,根據“全民惠農”提供的當季農產品價格,結合自家地里的收成情況,就能對當年的收入心中有數;農閑了,想要進城務工貼補家用的農民,可以實時了解全國各地最新的招工信息,做到農閑農忙兩不誤。

今后,“全民惠農”APP還將上線商城,不僅可以通過信息撮合和精準匹配實現商超對接來解決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而且還可以實現日用品和農資下鄉來滿足農民的日常生產生活需求,使農村地區的交易方式從被動等待轉為主動出擊,實現足不出戶就可在線交易。

類似于“全民惠農”的APP今后將成為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中的一支最強勁生力軍,不僅為當地農戶打開通往外界的信息窗口,也為農村地區生產經營搭建了連接上行、下行的互聯網化整合通路,為“互聯網+農業”鋪就一條康莊大道。

“支付+”給農民工吃上定“薪”丸國家統計局近日公布的《2015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747萬人,被拖欠工資的農民工所占比重為1%,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建筑業農民工被拖欠工資的比重高達2%,較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是名副其實的“重災區”。

來自四川的農民工老張,目前在安徽省馬鞍山市當涂縣東部新城安置房項目施工現場做木工,盡管半年里換過兩個工地打工,老張的工資卡里還是每月都準時收到了應得的工資,他高興地對記者說,“以前沒少碰到拖欠工資的事兒,現在就算是換地兒干活,每月都能按時領到工資,心里覺得很踏實!”

馬鞍山市可以說是根治農民工欠薪頑疾的“第一個吃螃蟹”的地區,市委建筑管理處、建設企業和銀聯商務共同簽署了三方監管協議,開設專門監管賬戶對建設單位的工程用款、農民工工資等進行專項監督管理,從源頭上保障農民工工資款實時在賬不被挪用。

而對于每一位在馬鞍山建筑工地務工的農民工,可在市建管處領取“務工服務卡”,這張卡不僅具有考勤功能,還綁定了農民工的個人身份證、銀行卡號。通過工資賬戶身份驗證、銀行卡賬戶批量支付等,銀聯商務每月按時將工資精準發放到農民工的個人工資銀行卡中,從而形成完整的工資支付閉環,為農民工吃上定“薪”丸。

更貼心的是,農民工無論換到市內哪一個工地務工,都可以使用同一張“務工服務卡”和銀行卡進行考勤和領取工資。

據悉,上線短短的三個多月里,銀聯商務就已為馬鞍山41家建筑企業成功代付農民工工資3389筆,累計支付工人工資7699.75萬元?!爸Ц?span>+”的解決方案正成為政府監管部門大幅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有力引擎。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2016-07-15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国产色综合一二三四 | 中文字幕乱在线伦视频乱在线伦视频 | 亚洲人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色亚洲激情蜜芽一区 | 久久99精品亚洲热综合 | 日本欧美国产免费专区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