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專題詢問環境保護法實施情況。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王明雯說,2011年以來,“砷毒”“血鉛”“鎘米”等事件頻發,讓重金屬污染成為最受關注的公眾事件之一,土壤污染及其造成的糧食安全、國民健康等問題引發了公眾的擔憂甚至恐慌。(新華網11月5日電)
“民以食為天”,頻繁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公眾的廣發關注。這次人大常委會的專項問詢,由相關國家部委負責人作出解釋說明,對土壤污染現狀及其危害程度做出了權威論斷;是由國家層面對于廣大群眾息息相關的熱點問題作出的及時、準確應對,是出于對人民身體健康的考量和維護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的切實舉措。將真實情況公之于眾,充分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同時為有效整合各部門資源,調動社會力量預防、治理土壤污染提供了有力保障。
造成土地污染現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過去地方政府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片面追求經濟發展速度,忽視環境保護的狹隘政績觀造成的歷史存量,也有部分無良企業為追求利益,鉆了制度和法律的漏洞,甚至和一些腐敗官員相勾結,置人民健康于不顧,也不管后世罵聲如潮,執意將污染進行到底的歷史增量。找到了土地污染的緣由,弄清了污染的現狀,才好因地制宜,對癥下藥。
首先,各部門應該加大協調力度,準確收集分地域、分行業污染現狀,建立數據庫,對數據進行匯總、分析,從宏觀上準確把握當前的土地污染態勢;其次,制訂和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堵住制度漏洞,破除污染源存在的空間;最后,要建立統一的標準、規范,以便進行實時監測、管控。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移動公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