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中央、省委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加大對扶貧領域“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的問責力度,嚴懲膽敢向扶貧資金財物“動奶酪”的違紀行為,確保如期實現脫貧攻堅工作目標,近日,云南省紀委印發《關于建立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五項工作機制的通知》,以制度形式規范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有力的紀律保障。
要確保精準扶貧工作取得實效,既要靠廣大扶貧干部深入到基層脫貧攻堅一線,走村入戶實地調查研究,因地制宜、因戶施策地對貧困群眾實施精準幫扶;又要靠各級政府投入大量財政資金,幫助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脫貧致富。然而隨著各項中央惠農財政補貼和扶貧專項資金的不斷增多,龐大的資金數額也讓一些“碩鼠”紅了眼,想盡辦法從中“分一杯羹”,致使扶貧領域頻現各種貪污腐敗問題,原本每一分都該用在刀刃上的扶貧資金,卻被一些基層單位和黨員干部當成不吃白不吃的“唐僧肉”,貪污挪用、虛報冒領者有之;吃拿卡要、雁過拔毛者有之;克扣私分、揮霍浪費者有之;優親厚友、顯失公平者有之,致使部分扶貧資金沒有用在扶貧上,卻揣進了某些扶貧官員的腰包里。這些行為不僅嚴重貽誤了扶貧工作,更嚴重傷害了群眾的獲得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割裂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扶貧領域的每一分錢都是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的“造血錢”“救命錢”,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更容不得動手腳、玩貓膩。倘若任由扶貧領域腐敗橫生,任由扶貧資金、扶貧項目被“人情”“關系”所劫持,我們還怎么打贏脫貧攻堅戰?所以,加強扶貧領域黨風廉政建設,嚴查扶貧領域貪污腐敗,設置扶貧資金管理使用的“高壓線”,已經刻不容緩,因為這不但直接關系到扶貧資金的安全與脫貧攻堅戰的進程,還關系到社會的公平正義,更關系到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這既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厚植黨的執政基礎的必然要求,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力保障。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我們必須切實加強扶貧領域的監督執紀問責工作,對扶貧領域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以零容忍的態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有案必查、有錯必糾,嚴肅問責,讓扶貧資金通上“高壓電”,真正成為一條任何單位、任何個人都不敢亂碰的“高壓線”。同時,加大典型案件通報曝光力度,持續釋放執紀必嚴的強烈信號,傳遞“伸手必被捉”的警示,讓扶貧領域形成“不敢腐”的社會氛圍,切實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
事不避難者進,上下同欲者勝。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管黨治黨責任發條越擰越緊,上下同頻共振的和聲越來越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減存量、遏增量的成效必將越來越明顯,黨心與民心也會越貼越近。依紀依法嚴懲把黑手伸向扶貧資金的“蒼蠅”“蛀蟲”,這對于廣大人民群眾來說無疑將是一劑強有力的“暖心針”,而對各級黨員干部來說也是一劑最好的“預防針”。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觀橋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