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浙江省海寧市硤石街道農豐社區蔡麗與殘疾低保家庭許沈英一家結對,剛開始的時候,她只是在物質上給予資助,大半年下來了之后,蔡麗尋思著找一個能長久幫助許沈英的辦法,于是就策劃了“余香園藝”這個方案,并且拉來了同樣在社區工作的李佳和陳玲,一起實施。三個人湊了三萬多塊錢,各自分工,籌建、裝修、進貨……花店就這樣開起來了,許沈英成了這里的員工,有固定的底薪,每個月營業額的百分之二給她提成,除此之外,蔡麗她們還經常會給許沈英買一些大米、油、豬肉等當福利(1月15日浙江文明網 )。看到這則新聞,筆者不禁為蔡麗、李佳和陳玲“授人以魚 ,更授人以漁”的做法叫好!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指出:“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著力解決結構性就業矛盾。加強就業援助,幫助就業困難者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也是殘疾人之根本。殘疾人就業是殘疾人個人及其家庭獲得收入、維持生計、改善生活和獲得尊嚴的基本途徑。殘疾人是有特殊困難的社會弱勢群體,也是就業困難群體。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除了給予困難殘疾人經濟上扶助外,更要根據殘疾人的實際,指導和幫助他們找到適合殘疾人就業創業的崗位。
“發展不能忘記殘疾人,和諧離不開殘疾人”。殘疾人也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讓我們向蔡麗她們學習,伸出手來,對殘疾人,既授之以魚,更授之以漁。
(作者單位: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老齡委)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