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葉敏:桃源縣竹山村推進“精準扶貧”取得的成效及經驗

[ 作者:葉敏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06 錄入:吳玲香 ]

桃源縣沙坪鎮竹山村是市級貧困村,全村轄24個村民小組、449戶、1638人,其中貧困人口187人。2013年以來,沙坪鎮在縣委、縣政府大力支持下,會同市級后盾單位,按照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精準扶貧的原則,扎實開展竹山村解困脫貧工作,目前,已脫貧150人,脫貧率達80%,超額完成既定工作進度。其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標準,對象確定規范化。堅持以文件為標準,以制度為準繩,確保扶貧對象確定公開、公平、公正。一是按標準劃線。對接上級有關精神,以2010年不變價2300元的國家貧困線為識別標準,并以縣扶貧辦對沙坪鎮貧困人口規模控制總量為參考,確定該村貧困人口規模。二是按方案宣傳。鎮、村分級召開貧困戶認定動員大會,宣傳扶貧政策和扶貧方案。對外出打工及未能到會的群眾,通過入戶走訪、電話通知等方式做好宣傳,努力做到政策方案家喻戶曉,營造全村上下共同支持、共同參與、共同監督的工作氛圍。三是按程序認定。按照戶主申請、村民小組提名、村民代表評議和票決、村委會審查、鎮政府審核、市工作隊復核審批的程序,堅持做到條條到位、環環盡責。特別在代表評議環節上,該鎮注重突出民主性、廣泛性,要求評議小組至少30人以上,且每個村民小組不得少于2人;在政府審核環節上,組織干部到各個村民小組開展入戶調查,進一步了解申請戶主的基本情況,確保對象認定不出現偏差。

二、深入調研,方案制訂科學化。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從國家扶貧政策和村情、戶情出發,幫助貧困戶理清發展思路,制定符合實際的扶貧規劃。一是一戶一名幫扶干部。積極和市扶貧工作隊銜接,將扶貧對象分別分配給市后盾單位、鎮機關、村支兩委,再由各單位按照一對一的要求,為貧困對象落實結對干部,市人大劉明主任、市檢察院劉清生檢察長等領導帶頭與貧困對象實行結對幫扶,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均參與了結對幫扶。二是一戶一份調查報告。集中組織參與結對幫扶的干部,深入貧困對象家中,力求全面深入了解情況,有的放矢解決問題,突出抓好一表一庫的統計錄入工作。填好扶貧對象基本信息表,重點弄清家庭人口、收入來源、支出負擔、存款或負債額度、致貧原因、脫貧依靠等問題;建立專門數據庫,對所有認定的對象,將搜集到的情況進行信息錄入。三是一戶一套脫貧方案。通過深度分析貧困對象的基本信息,根據其家庭實際,綜合考慮所在村組相關情況,明確了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游則游的脫貧思路,大力實施引水、通電、修路、建房、就醫、教育、創收等七大工程,推行普惠化服務、個性化定制、特色化經營的扶貧開發模式。

三、強化保障,資金籌措多元化。堅持創新扶貧參與機制,構建各界廣泛參與的大扶貧格局。去年以來,該鎮共籌集資金1300萬元,投入力度位居市級扶貧村前列。其資金來源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單位。自實施精準扶貧工作以來,市人大、市檢察院、市六中、白洋堤檢察院、賀家山農場等單位通過壓縮公務經費、組織干部捐贈、對外爭取資金等方式,累計籌資700多萬元,投入大量真金白銀。特別是針對公路建設的資金缺口,劉明主任先后3次主持召開辦公會議,落實資金來源,明確籌資責任,并親自到省城爭取危房改造資金;劉清生檢察長帶領私交要好來竹山村實地視察,爭取資金支持。二是項目。積極整合國土、發改、水利、林業、衛生、交通等方面的項目資金,將錢用到通村公路硬化、安全飲水工程、衛生室建設、電力改造等刀刃上。其中,投資800萬元,硬化到村公路9.8公里;投資284萬元,拉通到組公路6.5公里,其中硬化2.7公里;投資8萬元,新建了村級衛生室;投資10萬元,啟動了農戶飲水工程;投資20萬元,完成了楠竹低改200畝。此外,該鎮還針對貧困家庭就業難的問題,爭取勞動部門專項資金近10萬元,舉辦了四期創業培訓班,提高了群眾脫貧技能。三是社會。鎮村兩級及參與結對幫扶的干部,充分利用鎮幫聯群眾協會平臺,積極爭取社會資金參與扶貧,其中,爭取到部分房地產商捐資25萬元,爭取邵陽商會捐資3萬元;借助湖南都市頻道、常德日報等媒體進行宣傳,爭取社會愛心人士捐款10多萬元,用于貧困戶子女就學;積極引進躍宇竹業投資設備,對沙坪竹木加工廠進行升級改造,提升了楠竹附加值,促進了農戶增收。四是群眾。發揮困難群眾主體作用,引導他們在扶貧過程中力所能及地投入資金。如在解決住房問題方面,對于有能力建房的,幫助搞好設計,引導自主建房;能力一般的,幫助爭取國家項目資金,不足部分,由農戶自行彌補;沒有能力的,連同國家項目資金在內,補足4萬元,其余部分由農戶自籌。

四、跟蹤問效,信息管理動態化。堅持動態識別、動態管理,保持扶貧對象的精確性和政策投放的精準性。一是建立定期回訪機制。按季度對貧困戶進行回訪,及時了解困難情況、增收狀況,對于脫貧效果不理想的,及時調整扶貧方案,糾正扶貧措施。如今年上半年,該鎮原計劃立足山區竹木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并聯系了湖北森源集團,擬在竹山發展香菇產業,帶動群眾脫貧。后經過森源集團實地考察,認識到受保護區相關政策限制,林木供應無法滿足香菇產業發展需求,該鎮及時調整扶貧思路,改為發展生態茶產業,保證了扶貧實效。二是建立動態進出機制。年終根據扶貧對象發展實際,對扶貧對象進行調整,使穩定脫貧的農戶及時退出,使應該扶持的扶貧對象及時納入,從而實現扶貧對象有進有出,確保扶貧信息真實、可靠、管用。2013年,該鎮幫助102戶實現了脫貧,新認定2戶為貧困戶,并對扶貧數據庫及時進行了更新。

來源:第八屆縣鄉干部論壇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国产欧美亚洲v片 | 亚洲国产欧美日本精品 | 综合AV在线网播放 | 婷婷色中文字幕综合在线 | 日韩在线观看免费一二三区 | 日韩一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