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謝玲紅: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思考

[ 作者:謝玲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1-19 錄入:王惠敏 ]

  農業農村發展已經進入“方式轉變、結構優化、動力轉換”的新時期,農業園區需要更好地發揮戰略引領作用。但是,技術和經營人才匱乏、創業創新服務能力弱、缺乏社會基礎和政策配套等共性問題制約了園區的長遠發展。實施人力資本提升、高新技術引領和園區融合發展三大戰略,是推動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當務之急。

  農業園區發展迎來戰略機遇期

  歷經20余年的快速發展,各級各類農業園區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的戰略地位不斷提升。我國已經初步建成以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開發區、國家級農業科技園、高效農業示范區、省市級農業科技園區為代表的農業園區體系,形成了特色鮮明、模式典型的農業園區發展格局。在農業轉型升級方面,園區為生物、信息、裝備等前沿技術提供了研發轉化平臺,推動了生物種業、觀光農業、訂單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在鄉村發展方面,園區吸引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進入農村,逐步提升了企業、合作社、農戶等的生產經營能力,對于帶動創業就業、提高農民收入、保持社會穩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前,農業園區迎來發展黃金期。農業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板塊,持續加大的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力度,將給園區提供源源不斷的科技動力;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的深刻改革,將進一步提升園區轉化高科技成果的戰略平臺地位。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實施質量興農戰略,園區在保障農產品安全性、多樣性和優質性的規模優勢和質量優勢都將凸顯。開展農業合作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共同訴求,園區能夠通過國際合作拓寬市場空間,外部競爭也能使其獲得更強的內生發展動力。

  農業園區面臨的瓶頸性問題

  在要素投入方面,技術和經營人才匱乏。適應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農業園區發展的前提。面對突飛猛進的科技發展潮流和錯綜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農產品研發、生產、加工、銷售、服務等領域專業人才的重要性與日俱增,但很多園區難以提供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優越條件。在既有科研評價模式下,科技人才主動進入園區開展合作,不僅無助于職稱晉升,甚至可能對其參加原單位的績效評價產生負面影響,這將削弱科技人才到園區創業創新的積極性。既懂農業經營管理,又熟悉市場規律和行情趨勢的人才尤為短缺,園區的產業效益因此深受制約。農業園區的生產環節離不開“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職業農民,在青壯年勞動力持續向城市轉移的大背景下,培育壯大職業農民規模面臨人力資源不足的挑戰。

  在服務能力方面,創業創新服務能力弱。同信息和消費產業相比,涉農產業創業創新的氛圍不夠濃。絕大部分農業園區缺乏面向市場的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機構,與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之間的成果轉化通道也不通暢,導致園區難以形成創新合力,也就難以根據園區特點使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雖然部分園區擁有孵化器、農業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和星創天地等載體,但對創業創新主體的綜合服務能力尚未達到較高水準,導致園區難以孕育技術水平高、市場空間廣、成長潛力大的高科技新銳企業。在起步發展期,農業園區單靠自身力量是很難降低高技術的使用成本的,在產品標準化、區域化、品牌化建設方面,如果得不到當地政策的有力支持,很難形成高影響力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在發展環境方面,缺乏社會基礎和政策配套。農業園區惟有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環境,才能取得根本性成功。農村正處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攻堅期,農戶與新型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有待進一步優化,許多農民尚不能充分分享二三產業的收益,這些激勵問題影響了農民參與園區發展的積極性,使園區發展缺乏社會基礎。在優化村莊布局、提升基礎設施水平、保障鄉村就業等關鍵領域,部分支持政策和建設項目忽略了園區的綜合帶動效應,這讓園區失去了寶貴的發展機會。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是農村發展的長遠大計,貧困戶脫貧后的發展方向需要盡早謀劃,農業園區是協同實現上述目標的重要載體,但其重要作用目前還沒有在部門之間形成廣泛共識。

  農業園區高質量發展的三大戰略

  人力資本提升戰略。首先,地方政府在園區周邊布局優質公共服務,幫助園區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吸引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和經營管理人才進入園區、進入鄉村,讓人才全心全意參與園區發展。其次,鼓勵園區積極申報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基地,加大培訓投入力度,整合培訓資源,增強培訓師資實力,創新培訓機制和方法,培育適應園區發展的職業農民。最后,地方政府積極牽線搭橋,引導園區對接高校、科研機構和農業高科技企業,按照產業鏈、價值鏈的現代產業組織方式開展創業創新合作,探索園區、機構、人才多贏的合作及利益分配機制,打消人才參與園區發展的后顧之憂。

  高新技術引領戰略。首先,地方政府加強對農業高新技術推廣的支持力度,降低高新技術在農業園區中應用的起步成本,推動設施裝備升級和技術集成創新,加快農業物聯網和“互聯網+”示范應用,促進農業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其次,提升園區的技術創新與服務平臺功能,支持園區組建生產檢測機構和專業化服務公司,推廣高效生態循環農業模式,促進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最后,培育農業創業創新服務組織和企業,引進高水準的商業營銷團隊,推動園區品牌建設、品質管理,提升園區的品質和品牌影響力,依托品牌化推動標準化和區域化,最終通過創業創新形成農業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園區融合發展戰略。首先,深入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優化農戶和經營主體的利益分配機制,保障農戶勞動力、土地等生產要素的收益權,通過實打實的預期收益引導農民積極參與園區建設發展。其次,重視農業園區在農業農村發展的綜合引領作用,推動重大項目、政策與農業園區發展深度融合。最后,實施“農業園區+扶貧”工程,增強脫貧攻堅和園區建設的政策聯動力度,建立貧困戶和園區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吸納貧困農民到園區就業,實現園區建設和脫貧攻堅的互促共進。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网线在线播 | 亚洲成a人网站在线看 | 最新亚洲国产AV | 久久九九99这里有精品6 | 天天狠狠综合久久 | 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