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任正曉:保護糧農利益保障糧食安全

[ 作者:任正曉?胡定寰?石磊?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27 錄入:吳玲香 ]

【導讀】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回應糧食熱點問題,“高庫存并不等于供應充足,糧食產需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本期關注:保護糧農利益,保障糧食安全。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民以食為天,糧食問題關乎國計民生。如何客觀看待我國當前的糧食安全形勢?糧食如何去庫存?怎樣避免農民賣糧難?怎么守好口糧安全?面對當前我國糧食領域的熱點問題,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昨天在國新辦舉行的發布會上一一予以回應。

目前我國的糧食生產已經實現十二連增,市場糧源非常充足,各方面的糧食需求都得到了持續、可靠的保障。但是,任正曉表示,從長遠來看,我國的糧食產需還將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糧食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還有20多天夏糧收購就要從南到北全面鋪開,再過5個月秋糧又要登場。倉容緊缺,糧食收儲矛盾突出也成為關注的熱點,任正曉表示,合理消化糧食庫存是做好整個糧食收儲工作的牛鼻子

任正曉:我們主要有幾個方面的舉措,第一就是要抓緊銷糧騰庫,優先安排銷售夏糧主產區和糧食倉容緊缺地區的庫存。第二就是要加快進程進度。第三就是要利用社會倉容。今年國家規定,中儲糧等央企和地方的骨干糧食企業可以采取委托或者租賃的方式充分利用社會倉儲設施,收儲糧食。第四就是做好預控應急的準備。

國家糧食局局長任正曉強調,糧食工作中,始終要堅持兩條原則:第一條是要保護好種糧農民的利益,第二條是要保障國家的糧食安全。如何理順制度和機制,二者兼顧?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教授胡定寰和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復旦大學公共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石磊對此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經濟之聲:一方面是糧食12連增,倉容壓力緊張,糧食也需要去庫存,另一方面是糧食消費剛性增長、糧食生產硬性約束的雙重挑戰,面對這些調整,我們應該如何客觀看待我國的糧食安全形勢?

胡定寰:從短期來看,我國糧食的庫存略微偏多,但是從長期來看,特別從全球的角度來看,糧食絕對是供不應求的。第一,全球人口在不斷增加。第二,全球人類的收入消費結構在改善。第三,土地不會增加,水也不會增加,生產環境將會受到很大的制約,所以從長期來看,糧食只會供不應求。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糧食必然是重中之重,我們一定要予以重視。

經濟之聲:12連增之后,今年夏糧有望繼續獲得豐收,但是目前主產區的糧食倉容爆滿。任正曉用了前所未有空前緊張這樣的詞來形容收儲壓力。在收儲壓力的背后,我們看到的是進口量與產量、庫存量三高并存的現象,這凸顯出我國的農業生產結構有哪些方面亟需調整?

胡定寰:從現在的情況看來,我們國家玉米、小麥的競爭力相對較弱,所以我們應該避短求長,指出我們的強項。至于選擇什么樣的產品,其實農民比我們更了解,但是我們要給農民提供更多的信息,也應請專家提供一些好的方案。第二,關鍵的問題還是提高糧食生產的競爭力,提高農民的種植規模和農業生產率。我們要加強企業化、自動化,降低成本。此外,在改變結構方面,我們可以多種一些馬鈴薯。

經濟之聲:夏糧豐收的日子越來越近,我們繼續來說如何避免農民賣糧難的問題。在收儲工作中,近幾年,玉米一直是個焦點,目前玉米已經確定了市場定價,價補分離的收儲制度基本框架,昨天,任正曉也提到了很多為解決好農民銷路的具體措施,下一步繼續深化收儲制度改革還有哪些工作要跟上?

石磊:自我國開始實行國家糧食收儲制度以來,目前這個收儲制度基本上還是在比較正常的運轉。但是這里邊有幾個問題需要進一步通過收儲制度的改革來解決,一個就是財政對收儲的支持。目前把應收的糧食收上來,解決農民賣糧難的后顧之憂對于穩定種植面積以及農民的信心都非常有幫助。糧食收儲進來了以后怎么辦?應該運到哪里去?我們可以加強物流系統基礎設施和信息體系的建設,也就是數據庫的建設,明確糧食已經收儲了多長時間,我們一定不能讓糧食收儲超過三年的時間,因為三年以后糧食就成為陳化糧了,陳化糧是沒有使用價值的。第二,地方政府對糧食收儲的支持應與糧食收儲企業和國家財政的支持相結合,地方政府也應該積極參與建構與完善收儲制度。

經濟之聲:一方面我國糧食庫存當前處于歷史最高位,但是另一方面糧食進口還大量增長,這也是關注的熱點,任正曉解釋這是我國糧食品種結構缺陷和國內外糧價倒掛雙重影響的結果。就是說,一方面,我國的糧食種植結構存在問題,另一方面是國外糧食價格便宜,而我們的糧食貴實際上也和我們的生產方式有關。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寫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這方面有哪些具體工作亟需展開?

石磊:我贊同這兩個重要的判斷。今后我們需要完善我們的生產方式,解決土地細碎化、生產效率不高的問題。所以我們要進一步調整我們的政治結構,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特別是要改善農業基礎不穩定的情況。第一就是加快農業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步伐。到現在為止,很多地方有想法但還沒有具體的做法,新農村建設必須與新農業的發展相結合,土地制度深化改革應該與新型農業的發展,生態農業結構的六個調整相結合。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改善農業內步生產結構,避免單一農產品過渡儲備。另外,我們應解決成本過高的問題,實際上成本過高的原因就是我們的土地細碎、規模過小并且品質不高。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今后要把產業化、規模化、生態化、組織化相結合。其中規模化就是要加快農村土地制度的歸并、調整。現在有很多地方都陷在了兩難的境地,土地歸并起來不知道干什么,另外,歸并起來以后對農民的補償錢又從哪里來?這兩個問題現把很多以農業為主的地區給難住了。此外,沒有規模化就不可能有專業化,生產、銷售、研發以及防疫免疫都應有人專門負責,這樣就能幫助農民在增產的同時實現增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央廣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国产乱子精品免费视频 | 日韩欧美国产动漫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69影院 | 亚洲变态另类天堂AV手机版 |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