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全國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召開2022年度“三農”工作對口協商座談會,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議題,組織委員、專家學者與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開展對口協商,提出意見建議,廣泛凝聚共識。全國政協參政議政人才庫特聘專家宋洪遠應邀參會,并圍繞“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主題建言獻策。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應重點保障種糧農民合理收益,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實現糧食生產與農民收入同步增長。
建議:一是完善糧食價格形成機制。堅持實施小麥、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完善玉米、大豆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機制。
二是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用好向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等政策工具,農業適度規模經營補貼要向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完善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
三是健全主要農產品市場保險制度。擴大農業災害保險覆蓋面、提高保費補助標準和保額標準,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實現產糧大縣全覆蓋。
四是多渠道增加種糧農民收入。通過“訂單收購+分紅”等方式,將糧食產業增值收益更多留給種糧農民。
五是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切實保障農戶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房屋財產權,提高集體經營收益用于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分紅的比重。
六是帶動低收入農民增收。國家安排的農業農村投資項目要優先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有針對性地面向農村低收入群體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增收能力。
(作者系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原主任、研究員,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政協報》2022年11月16日 第12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