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陸福興:加快建立國家地方土種保護制度

[ 作者:陸福興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3-12-29 錄入:王惠敏 ]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地方土種是我國農民數千年辛勤培育并傳承下來的優秀農業遺產,也是中華民族農業文明的重要成果。我國地域自然條件差異大,歷經長期人工培育與自然選擇遺留下來的眾多優質地方土種,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寶貴資源,也是我國農業參與國際分工與競爭的基礎。而隨著商業育種的開展與規?;洜I推進,地方土種逐漸被良種代替,許多優質的土種資源逐漸滅絕或瀕臨滅絕,將嚴重影響到中華民族的未來發展。

一、地方土種消失將引發農業危機

越來越多的地方土種正在快速消失,導致農產品由品種、品質多樣性向單一化大規模種養轉變,長此下去,將引發我國農業發展的多重危機。

1.農業生物資源消失危機正在加劇。土種資源是重要的生物育種資源,土種含有的地方特色基因異常豐富,是生物研究的重要標本,也是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可或缺的珍貴資源。而隨著土種的不斷消失,土種擁有的生物物種資源,包含種內的遺傳資源和農業育種意義上的種質資源也將隨之消失而永遠滅絕。如良種豬進入我國約30年,就替代了養殖改良近9000年的土豬,很多珍貴的土種豬幾乎絕種。據媒體報道,優質的溫州平陽土種母水牛僅存欄210頭,種公牛僅剩12頭,面臨絕種的危險。珍貴的農業遺傳資源是解決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問題的戰略資源,土種的不斷消失是中華民族的巨大損失。

2.農業品種多樣性危機不斷顯現。農業品種多樣性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土種是農業生態性的重要標志,也是農業品種多樣性的根本保證。土種的逐漸消失使農業品種多樣性被破壞。據統計,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種植的小麥品種約10000個,幾乎都是地方品種,迄今推廣的小麥品種全國僅有400多個,其中原有的地方土品種幾乎滅絕。山東省種植的花生品種在1963年大約有470個,1981年尚存30個,到目前不到還有15個。我國的普通野生稻、藥用野生稻和疣粒野生稻已經分別減少了約70%、50%、30%。連享有盛譽的北京烤鴨,市場上90%都不是傳統意義的北京土鴨,而是北京鴨在國外雜交的后代——英國“櫻桃谷”鴨。當前,我國的規模農業正在普遍性丟棄土種和傳統農業種養方法,實行單一化同質化的農作方式,損害了傳統農業的品種多樣性,也使農業抗自然風險能力降低,并容易引發農產品大面積滯銷的市場風險。

3.食品單一化與安全危機日益嚴重。食品多樣化是人類美好生活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全面小康社會不僅要滿足人們對食物的數量需求,而且須滿足人們對食物品質和品種多樣化的要求。不同品種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帶來食品的多樣性。隨著我國土種的不斷消失,單一化的良種豬、肉雞、雜交糧食與洋蔬菜充斥市場,單一趨同化的農產品生產結構必將造成食品單一化危機。同時,當前一些良種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大量的化肥農藥維持生長,畜禽產品依靠大量激素、添加劑催熟增瘦,過度的生化物品投入造成了潛在的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特別是代替土種的轉基因農產品陸續進入人們的生活,人們對食品安全的恐慌日益加劇。

4.農業傳統文化斷代危機亟待化解。農耕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反映了中華民族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與把握,體現了傳承數千年的中華文明的重要內涵。地方土種經過長期的種養具有很強的地域適應性,其種養方式、產品食用方法都是經過農民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不僅種養方式生態環保、產品的食用方法生態安全,而且蘊含著異常豐富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風味,顯示了傳統耕作技藝、習俗以及營養、風味、外觀等奇異的地方傳統文化特征,是傳承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的重要載體。隨著土種的逐漸消失,不僅人類豐富多彩的美味不斷消失,我國幾千年瑰麗的農耕傳統文化也漸漸隨之遠去!

二、建立土種保護制度為民族復興強基固本

建立國家地方土種保護制度,不僅是生態文明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保障農業可持續國際競爭力的資源保障,更是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實現民族復興的物質支撐。建立土種保護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不僅包括土種種質資源的保存,更重要的是推進土種的繁育、生產、產業化,實現保護與開發利用相結合,“把地方土特產和小品種做成帶動農民增收的大產業”。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設立國家土種保護專項基金。通過國家財政投入設立國家土種保護發展專門基金,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基金運營,利用基金對國家土種種養、土種保護、土種研究等活動給予資金支持。在土種基金中設立土種育種開發與研究的專門項目,支持建設公益型、基礎型土種資源研究利用平臺,鼓勵研究機構、大專院校和個人開展土種種質資源研究,引導育種者利用土種特質資源育種,攻克土種的缺陷,按照質量品質優先的原則改良土種,提煉出土種的特色基因進行開發,加快培育與推廣具有優質性狀的土種品種。

2.建立國家土種種養支持機制。建議制定地方優質土種開發利用規劃,分期、分批、分區域確定一批重點保護與利用的品種,建立專門的支持政策,尤其對瀕臨消失的地方優質土種建立一批專門的種植或養殖區,給予技術、資金支持,并實行產品保護價收購,確保地方優質土種生產延續下去、農民收益穩步增加。在各地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劃出土種種養區,優先給予各方面的政策、項目、資金扶持。加大對開發利用地方優質土種的經營主體的扶持力度,支持種源企業繁育、推廣地方土種,推進產業化開發利用,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用地方土種開發特色、優質農產品和文化產品,在土種保護中獲得切實利益。

3.建立國家土種推介平臺。建立國家統一的土種推介平臺,加大對地方土種的宣傳與推介,引導社會重視土種保護,破解土種種植者與消費者之間信息不對稱的難題。建立土種產品國家評價制度,定期對土種產品的品牌度、質量、信譽等進行綜合評價和宣傳,引導生產經營者改進土種生產方式、提高土種生產技能,培養消費者正確的土種產品消費觀念。

4.支持和鼓勵土種產品品牌化、高價化。對于有推廣價值和深受消費者喜愛的土種,國家提供政策、技術、平臺、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支持其適度規?;a,幫助其打造成地方公用品牌。支持土種產品創新市場定價機制,實行優質高價格銷售,通過市場機制引導土種產品優質化、高端化,提高土種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效益,利用高端高價品牌確保土種生產經營的效益。

5.建立國家土種資源專庫和培養土種傳承人。加大全國土種種質資源的搜集和整理力度,支持各地大力建設土種種養繁育基地、生產基地,培育土種產品高端消費市場,形成土種的活體資源庫。啟動國家《種子法》修改程序,立法設立國家土種種質資源保護專庫,推出國家土種保護名錄,建立地方土種傳承人制度,培養一批有志于保護地方土種的小農戶傳承人,確保地方土種有專人種養和世代傳承,讓愿意吃土種產品的消費者能購買到土種產品。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鄉村發現》2021年1期(此為原稿,與書刊有出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五月天激情 | 熟女作爱一区二区视频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宅女午夜福利免费视频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