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到云南魯甸甘家寨村考察了解到,甘永榮在外打工養活一家6口,卻被拖欠一年多工資。隨即“命令”隨行的國務院部門負責同志:農民工欠薪發現一起解決一起,必須反復抓、抓到底,既治標又要治本,這是政府必盡的責任。(01-24中國政府網)
新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就在人們以喜悅的心情歡度新春之時,無論是李總理到訪的云南魯甸甘家寨村,還是在各地的政府門前,也還徘徊著因各種原因被拖欠工資的上訪農民工。如何破解農民工工資發放難題,除了依靠政府履職盡責外,還要靠各法律部門、機構綜合施策作保障。
欠薪在治理中反復。從2003年時任總理溫家寶幫助農民熊德明討薪以來的13年里,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在治理農民工拖欠的工程中,不斷完善治理舉措;2011年全國人大又將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入刑,采取將那些惡意欠薪的企業列入黑名單并向社會公布,加大違法企業的違法成本。特別是2016年,國務院提出了一攬子、一系列治標治本的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的措施,地方政府普遍出臺了相應實施意見,完善了工作協調機制,把解決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納入政府考核評價范圍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內容,在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上取得了顯著成效。但是,由于造成拖欠農民工資成因復雜,出現“年年整治,年年重演”的現象。
欠薪治理要與時俱進。在治理拖欠農民工資的實踐中,除按照總理的要求落實政府責任,發現一起解決一起,反復抓、抓到底,達到治標又要治本的目的外,還要從嚴執法,按法律規定追究惡意低薪企業主的法律責任,把罰款、黑名單制度等有機結合起來,加大惡意欠薪企業的違法成本,營造不愿、不能、不敢欠的社會氛圍;同時結合治理工作的實踐,建立以建筑企業為重點,針對農民工的特點完善用工合同制,探索農民工工資按月發放等制度,并把政府監督與社會監督有機結合起來,對執行相關制度的企業負責人,進行約談,及時消除拖欠隱患。
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工程,既要在落實政府的監管職能中堅定整治問題的韌性,更要靠完善的法律法規給予保障;同時要結合治理你薪問題的新實踐,在綜合施策中不斷完善治理舉措,效消除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年年整治,年年重演”怪象,農民工資才不會成為政府的心疾,農民工才不會在不會流汗又流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