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民工群體的數量穩步上升,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5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77億,比上年增長1.3%,數量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然而,面對龐大的農民工群體,用工市場卻出現了 農民工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并存的“兩難境地”。于是不斷有人提出,讓農民工把外出打工習得的技能帶回家鄉,以創業解決就業。
今天的《農經漫談》,中國鄉村之聲特約觀察員張子雨就和您聊一聊:面對“就業難與招工難,農民工該咋辦?”
在全國兩會上,“就業”成為一個熱點問題。對于咱們農民來說,出門打工現在經常遇到一些讓人搞不明白的地方,比方說,有一些崗位,工資挺高,但是找不到人,還有一些地方,大家找工作又要擠破頭。有人想回鄉創業,思來想去,卻發現回家創業未必能比外出打工更好。
估計大家都跟我一樣,能感覺到現在出門打工特別費心思。
而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黔南州州長向紅瓊就向媒體說,解決這個問題還是要按照國家的發展思路,發展小城鎮容納農民工就近工作。
城鎮化對于咱們農民來說是個好事情,城市就在家門口,工作生活兩不誤,可是還是有人覺得,回鄉就業、回鄉創業,感覺還是不如城里。
其實有這種感覺很正常。畢竟,城市經過了多年的發展,設施、機制等各個方面都有積淀,工作和創業的環境自然比較完善。那咱們的故鄉,怎么才能成為發展的熱土呢?
我覺得,首先就是要落實國家政策,完善創業機制。其實國家的城鎮化工作已經進行了很多年,各項工作都有相關的規定,不過落實規定需要一定的時間,而且在落實的過程中也可能由于各種原因出現偏差。所以,給大家創造返鄉就業的環境,首先要做的就是管理部門要細致地逐條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只有政策落實了,才能給各位農民朋友們帶來返鄉創業的充足動力。
政策有了,咱們要返鄉創業,也要解放思想。的確,好多農民朋友們多年出門在外打工,在城里呆的時間比在家要多得多,所以,說到返鄉創業,可能難免還是有點留戀城里的環境。不過您想啊,農村才是咱們的根,能回到家鄉來發展事業,肯定心里更踏實,雖然現狀可能不如人意,不過啊,咱們得有發展的眼光。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咱們的家鄉就有后發優勢,未來,肯定有機會趕超城市。
從產業發展的方式來講呢,咱們依然可以在農業上下功夫。現在服務業已經占據了經濟發展的很大比重,大家都想在這個領域下功夫,不過,咱們農民天生和土地打交道,是種地的專家,咱們在發展各個產業的時候,可以多想想怎么和咱們的農業老本行掛鉤,比方說,農產品加工,農業金融,觀光農業,還有發掘具有咱們鄉土特色的各種藝術品,你看看,這些行業都跟咱們農業息息相關,這么一結合呢,就成了附加值高,理念先進的新產業。
正所謂:
返鄉創業正當時,政策落實要到家。
依托農業謀發展,解放思想潛力大!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三農互聯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