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題:美麗鄉村如何助推脫貧攻堅,抓好這四點是關鍵
“發展鄉村旅游,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大產業,是推進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span>2014年以來,館陶縣積極探索扶貧開發與美麗鄉村建設相融合的新途徑,按照“尊重民意、留住鄉愁、做強產業、改造提升”的思路,通過采取財政“小錢”撬動社會大資本、修舊如舊建設特色村莊、因地制宜培育富民產業等措施,打造了糧畫小鎮、教育小鎮、黃瓜小鎮、羊洋花木小鎮、雜糧小鎮等一批具有鄉村風情、城市品質的特色小鎮。這些小鎮的建設,不僅推動了鄉村休閑旅游產業的蓬勃發展,也使一大批貧困戶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實現了脫貧致富。
一、打造特色小鎮,實現貧困村面貌全面升級
按照“環境美、產業美、精神美、生態美”標準,秉承實事求是的理念,館陶在打造特色小鎮過程中,不搞大拆大建、千村一面,而是形成各具風情的村容村貌和特色產業,真正將美麗鄉村作為精準扶貧的有效載體,使兩者有機結合,并把更多貧困村直接改造為美麗鄉村,避免了兩張皮。全縣共規劃打造22個特色小鎮,其中有14個村是從全縣61個貧困村中選出的試點村,包括糧畫小鎮壽東村、黃梨小鎮拐渠村、土豆小鎮樊堡村、良種小鎮清陽城村等。
館陶制定了美麗鄉村建設規劃,創新實施“262”工程,即全縣277個村,按20%、60%、20%的比例,分類開展五星、四星、三星級美麗鄉村創建,最終實現美麗鄉村全覆蓋,不僅助推了貧困村的脫貧出列,而且為群眾持續致富打下堅實基礎。
二、因村制宜挖掘特色,培育脫貧富民產業
無論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脫貧攻堅,館陶都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重中之重,每個村都有一個清晰的產業。
館陶依托美麗鄉村,注重培育全縣富民大產業,在全縣培育了蛋雞、養鴨、黃瓜、黑小麥、軸承、晚秋黃梨、土豆等富民產業,使更多的村依托全縣大產業搭便車,實現“一產帶多村”。館陶的黃瓜種植兩年間由3.5萬畝增加到10萬畝,“館青”牌黃瓜榮獲國家綠色博覽會金獎,館陶被命名為全國唯一的黃瓜之鄉,并通過首農集團引入北京市場。黃瓜產業不僅富裕了翟莊村,還帶動了周邊十幾個村子增收致富。館陶還注重扶持“一村一品”,壽東村引進了糧食畫產業,目前村內加工戶有80余戶,帶動周邊10多個村莊、300余戶從事糧畫創作。王桃園村有500多人,村民原以種地為生,沒有特色產業,通過打造教育小鎮,挖掘其自恢復高考以來走出120多名大學生這一賣點,建成遠近聞名的教育圣地。“圓夢課堂+”形成品牌,今年舉辦了8期夏令營,接待700多名城里的孩子,帶動相關收入近百萬元。
三、財政資金撬動社會投資,破解資金難題
為破解美麗鄉村建設的資金難題,該縣積極創新投融資機制,探索了市場化融資運作模式,建立了以財政資金撬動社會資金的長效機制,實現了花小錢、辦大事。實施財政資金撬動,政府投入引導資金建設基礎設施,如修建道路、垃圾站、污水處理廠、供氣、供暖設施等,讓村莊具有市場運作的條件和可能,以此撬動社會資本投入。截至目前,館陶縣美麗鄉村建設共投入資金2.8億元,其中縣財政投入5000萬元(不到20%),群眾自籌800萬元,整合社會各類資金1.2億元,吸引工商資本6000萬元。
實施村級自籌促動。集體經濟壯大的村率先拿出積蓄,投入村“兩室”建設,擴修村內道路、建設文化廣場。翟莊村依托黃瓜產業,年均集體收入100余萬元,分別建設了村史館、黃瓜大學、縣委舊址等,有力支持了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實施民資涌入牽動,注重村企共建。通過先行企業示范帶動,讓眾多企業看到美麗鄉村建設的美好愿景,主動加入進來。北京金隅集團為糧畫小鎮壽東村捐資100萬元作為村發展基金;海增糧藝有限公司除在村內建設糧畫加工廠外,還投資20萬元修建道路1公里。黃瓜小鎮翟莊村由中國黃瓜研究所、河北工程大學參與共建。雜糧小鎮郭辛莊村由中國農科院參與共建。羊洋花木小鎮李沿村由冀南花卉公司參與出資建設。與此同時,該縣出臺《關于整合涉農資金支持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第一批整合涉農資金6164萬元用于脫貧攻堅,夯實了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的資金基礎。
四、夯實基層政權建設,發揮村民主體作用
很多貧困村之所以脫貧困難、缺乏內生動力,問題的根兒在于基層黨建基礎薄弱和村民素質低、創造性差、主體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在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中,該縣注重強化基層政權建設,夯實“村民小組”一級工作基礎,探索小區自治,并建立基層政權外圍組織,如聘請“美麗導師”、成立學生會、外聯辦、民調會、商會。此外,為了讓群眾得實惠、嘗甜頭,該縣積極學習借鑒浙江、貴州等先進地區美麗鄉村建設經驗,組織村民代表參觀并帶回圖片視頻,在各試點村開辦村民學校,讓群眾在“看圖、看片、聽聲音”的直觀感受中激發建設美麗鄉村脫貧奔小康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美麗鄉村助推脫貧攻堅行動中,尤其注重加強村民理想信仰教育,通過小鎮情景式黨校教育,將黨的理想信念轉化為村民的自覺行動,共同參與小鎮發展。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與脫貧攻堅工作中,館陶著力打造強有力的保障團隊。縣委、政府主要領導分別擔任縣美麗鄉村建設和縣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的雙組長。近兩年來,縣委主要領導到壽東村不下400次,上百次主持召開各種分析會、調度會、現場會、座談會,并多次吃住在工地和老百姓家里??h委常委直接分包重點村,為各項工作把關,并負責協調解決所遇到的各種難題??h委還從縣直各單位選拔素質高、能力強的科級干部到村里擔任第一書記,并抽調一些肯吃苦、責任心強的專業技術人才入村協助工作,第一書記帶領工作隊經歷了“從迷茫到迷戀,從上愁到上癮”的過程,才有了今天的成績。 發展鄉村旅游業,是推進農村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推動扶貧開發的有效抓手。館陶縣將繼續堅持把旅游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通過景區帶動、旅游項目帶動、旅游資產收益帶動等方式,深入挖掘和利用貧困村旅游資源,推動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本文由美麗辦郝立澤整理編發)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美麗鄉村館陶之聲(微信公眾平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