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裘成:土地資源與生態農業如何有效轉化和利用

[ 作者:裘成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9-22 錄入:吳玲香 ]

鄉見設計:

說到生態農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資源,

我們都知道中國的土地因為過度種植或者工業生產已經被被嚴重破壞或者污染,

那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讓土地重新轉化成種植生態農業的土地呢?

而且如何真正做到為農民干實事,幫助他們增加收入和土地的附加值,

跟他們一起讓中國農業走向一個新的高度?

特邀嘉賓-裘成:

說到如何讓土地轉化成可種植生態農業的土地,

其實生態農業本身就有著恢復土壤和環境的作用。

我們可以通過多元化的種植方式,利用生態系統服務,

并在農業系統中加入有著施肥和吸引授粉功能的作物,

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實現物質的循環利用,恢復土壤微生物生態,

不依賴化肥和農藥,經過三到五年的時間,土地就會恢復活力變成適合生態農業的土地。

若勤用天然制堆肥等方式改善土壤,最快只需一到二年時間。

鄉見設計:

如今在國家政策的鼓勵下,出現了很多特色農業小鎮、小而美農莊和一村一品項目等等。

在裘成你對接過的項目里,有哪些是真正落地在為農民干實事,

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的呢?有哪些模式是值得推廣的呢?

特邀嘉賓-裘成:

首先其實是針對消費者的教育,從消費端驅動是比較有效的,

讓消費者意識到生態農業所獲得的食物和化學農業獲得的是來自兩個不可比較的系統,

食物對人健康的價值與其農業生產方式有著不可分的關系。

現在國內已出現了一些創新型的社會企業組織在連接兩者,他們通過農夫集市、社區支持農業、親子互動、食物療愈教育等方式來連接消費者與農業。

關于農業的療愈作用,有研究發現,通過跟農業和土壤的接觸,能治療心理疾病,

土壤中的微生物很多可以起到抗抑郁的作用,對人們的身心都能起到很好的幫助作用。

所以城市和城市周邊的農業,通過給消費者以體驗和教育來增強消費者意識,

不僅有助于消費者自身的身心健康,這些消費者也將通過消費行為來支持向生態農業的轉型。

而這類創新組織可以自己本身作為鏈接消費者與生產者的紐帶,也可以對小農群體進行服務化培訓。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今日頭條(頭條號/采蘑菇的小菇涼)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天摸天天碰天天添中文 | 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在线不卡网 | 久久免费久久爰精品 | 在线日韩中文自拍 | 在线a天堂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