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政府作為“四個全面”大政方針實施的最前線,是實現“中國夢”偉大目標的重要保證之一。然而,基層干部作為基層政府“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卻并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一是人才導向不明。基層干部作為基層一線的重要性不言而明,但當前基層干部的任用與晉升被極大的壓縮,上級選人用人導向也不明朗,使得基層干部普遍存在“懷才不遇”的思想。
二是待遇偏低,激勵機制尚缺。雖然近期工資待遇進行了改革,基層干部收入略有提升,但城鄉收入差距、個人開銷、工作負擔等讓基層干部始終建立不起職業自信。同時主管部門缺乏相應的激勵獎勵機制,讓基層干部很難找到全身心投入的感覺。
三是“缺人”是常態。“工作量巨大、責任無限套、福利待遇少”的基層干部寫照讓很多“人才”不愿選擇基層這個舞臺:年青人才不愿來,寧愿選擇“清水衙門”也不愿沉在基層;在崗的老人們也琢磨著跳出“火坑”,另尋有“成就感”的職位。基層政府也就在“缺人”的狀態下“廣受詬病”。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意見》提出著眼于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解放和增強人才活力,明確深化人才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從管理體制、工作機制和組織領導等方面提出改革措施,匯集人才建設發展。相信通過相關政策的調整,以《意見》為基準,定能讓基層成為政府培養“人才”的搖籃。
一是導向基層。“事業興衰,唯在用人;用人之要,重在導向。”堅持好的選人用人導向,重視基層,注重從基層一線培養提拔干部,能夠激發干部工作熱情,培養出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的好干部。著力培養“學在基層、用在基層、干在基層”的干部,以學促進步,以用積經驗,以干見成效,以基層大舞臺培養出更多實干興邦的人才。
二是保障基層。通過一定的政策傾斜,給予基層干部在農村工作和干部培養上提供必要的保障,做到“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讓干部愿意到基層,住基層,安心工作在基層,使基層干部不僅能在工作實踐中成長,還能在干事創業中得到組織認可,保障在基層工作的人才能“進的來也留得住”。
三是激勵基層。進一步完善物質與精神等激勵獎勵機制,引導基層干部爭當先進,實現自我價值,建立起組織歸屬感與個人成就感。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基層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勇謀善為,大膽創新,敢作為、善作為,但不亂為。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北共產黨員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