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早在2014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把產業鏈,價值鏈等現代產業組織方式列入農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互動”就已作為未來我國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方向,列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工作議題。國辦日前印發的《意見》則進一步明確“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探索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一二三產業互動融合,就是現代農業。筆者以為,這就是決策層在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發展進入新階段的背景下,對于如何實現農業現代化給出的答案。
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互動,被稱為“第六產業”,這意味著,農業由單純的農作物生產向農產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閑服務業等領域交融發展,產業鏈得以延伸,實現農業附加值的增加和農民的增收。
一二三產業的融合已經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趨勢。日本、韓國等東亞國家已經探索出比較成熟的實踐經驗,即農業不僅僅是耕種農作物,還要延長產業鏈,農民還要參與到加工、物流、經營、流通中去,把第二、第三產業統統包括進來。雖然,這種融合與互動,并不是要求每個農民馬上成為多面手,每個環節都必須親力親為,只是強調一二三產業的融合與互動將作為一種趨勢,在這種趨勢下,農業現代化就是要更新農業生產的傳統觀念。“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為核心,以制度、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為動力,以新型城鎮化為依托,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形成城鄉一體化的農村發展新格局,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為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重要支撐。到2020年,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總體水平明顯提升,產業鏈條完整、功能多樣、業態豐富、利益聯結緊密、產城融合更加協調的新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競爭力明顯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加,農村活力顯著增強。”
無疑,作為現代農業的“領頭羊”和“排頭兵”,已經在“第六產業”探索之路上處于領先地位的上海,理應在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上繼續凸顯示范和引領的功能和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東方城鄉報2016-1-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