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脫貧攻堅如何擔當?組合拳破解難中難

[ 作者:吳晉斌?馬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02 錄入:吳玲香 ]

全國共有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其中山西占兩個,呂梁山集中連片貧困區又是山西脫貧攻堅“最難啃的硬骨頭”。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

使命呼喚擔當。山西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理念,從省級層面設計了特色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培訓就業扶貧等八大工程20個專項扶貧行動。

呂梁市委、市政府以此為藍本,根據本市脫貧攻堅市情,創新手段,加強作為,打出了產業脫貧、金融扶貧、衛生健康扶貧等脫貧攻堅的組合拳,為新時代下深度貧困地區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賦予了新動能。

聯結機制讓貧困戶與企業共贏!

產業是精準扶貧的內生力,也是扶貧開發的戰略重點。如何讓產業落實到貧困地區并發揮脫貧效能,呂梁市統籌產業振興和產業扶貧兩項工作,開展特色產業扶貧工程,積極探索“特色產業+企業+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

貧困村方山縣麻地會鄉大西溝村自從進駐了大象養殖公司,貧困戶的脫貧增收大有改觀。大西溝村村民靠金融扶貧獲得貸款,入股企業后成為股東,每年可實現保底分紅15%。同時還可以到企業務工,多了工資性收入,企業也借此實現了業務擴張。

據介紹,與該企業合作的農戶養一頭豬凈利潤可達150-200元,按每戶一批養殖300頭、4個半月出欄計算,一年可出欄兩批半、養殖700余頭豬,戶均年收入10萬元以上。

這一合作模式由政府牽頭、銀行支持、企業實施、貧困戶參股,被稱為山西產業扶貧的“1+1+1+1”模式。企業為貧困戶統一提供種苗、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藥品、統一制定防疫程序和統一回收生豬,并由企業成立風險互助基金來減少農戶由于養殖不當或天災人禍造成的損失。

據方山縣負責扶貧工作的縣委統戰部部長秦鑫介紹,這種合作模式,企業承擔市場風險、貧困戶承擔養殖風險,建立起了貧困戶參與大產業的利益聯結機制。

而在選擇大象這家企業落地時,呂梁市政府看重的是它的全產業鏈發展。該企業的產業鏈條由種禽、飼料、基地、食品四個部分組成,閉環的產業鏈可以減少企業的市場風險,大象公司也能夠獲得穩定的收益。

企業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模式下,呂梁產業扶貧項目方興未艾。以發展養蜂為重點,引進了深圳企業投資成立山西善農蜂業有限公司;以建設蛋粉加工基地為重點,打造蛋雞養殖全產業鏈;以發展狐貍、水貂特種養殖為重點,打造特種養殖全產業鏈。

瞄準產業鏈放大金融杠桿作用

栽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呂梁市向扶貧企業拋出的一支橄欖枝是金融支持。

在順利拿到郵儲銀行的5萬元貸款后,嵐縣史家莊村村民王慶祿成為與大象公司簽訂合同的養雞專業戶,也成為該企業產業鏈條上的一環。他說:“除了將喂養的肉雞賣給公司,每年還能獲得6000多元的分紅。”

像他一樣,很多農戶通過“資金入企、委托經營”參與到了龍頭企業、經營大戶、農業合作社等產業主體的經營生產中,分享產業鏈收益。

這源于呂梁創新金融扶貧模式,下沉金融服務,瞄準產業鏈進行資金信貸支持。依托產業鏈中心的項目企業采取委托經營帶動貧困戶實現脫貧,從而把企業、銀行、經營大戶、農民合作社和貧困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并將資金用于農產品收購、戶用光伏扶貧、生態造林、經濟林管理等重點領域,解決了企業融資難、農民貸款難、合作社融資風險大的問題。

扶持農業經營主體就是扶持扶貧產業。“由產業鏈企業擔保發放農戶生產經營貸款,一方面支持了養殖戶的生產經營,另一方面也減輕了企業的資金負擔。及時滿足企業產業升級、規模擴張和日常運營的資金需求。”農業銀行山西分行工作人員介紹,目前直接幫扶或間接帶動養殖戶2萬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00多戶。

截止到2017年10月,僅農行山西分行已準入24家企業和專業合作社作為實施主體開辦產業鏈信貸業務,涉及金額18425萬元,可帶動近4000戶貧困戶增收。

為放大金融的杠桿效應,前不久,呂梁市建立了1億元的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讓金融部門吃了顆“定心丸”。在基金的撬動下,農發行以放大10倍的比例給予呂梁脫貧攻堅10億元的信貸支持。山西焦煤出資1億元,參股呂梁市扶貧開發投資公司,市財政再注入不少于5000萬元資金,設立轉貸專項基金,重點支持吸納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中小微企業。

資本進村入戶帶來的是減貧能力建設。來自金融部門的數據顯示,全市累計發放的扶貧小額貸款,受益貧困戶已經超過5722戶。

健康扶貧破解因病返貧

“買一瓶藥得11塊,自己和患腦血管病癱瘓在床的老伴,一年的醫藥費就得6000多元。現在新農合報銷后,買同樣的4瓶藥只掏三塊三毛錢,報銷比例大大提高了。”交口縣石口鄉石口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巧英說。

沉重的醫藥負擔,讓王巧英深陷貧困之中,也讓很多貧困戶在脫貧之后重蹈覆轍。“救護車一響,一年豬白養;住上一次院,三年活白干。”在脫貧攻堅中,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漸漸成為貧困人口持續脫貧的掣肘,健康扶貧也成為當前扶貧工作的重要支點。

為破解這種循環,交口縣對新農合報銷擴面提標,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普通門診報銷封頂由300元提高到500元。縣、鄉住院補償比例分別提高到85%和95%。新農合補償封頂線提高到20萬元,大病保險封頂線提高到40萬元。

政策兜底,呂梁一方面提高報銷比例,一方面整合籌措扶貧資金,通過商業保險公司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投保慢性病門診補充醫療保險,人均保費達到200元。

如今,在交口縣的新農合報銷窗口前,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一同辦公,醫療補償結算同步進行,形成醫保綜合報銷一站式服務。

此外,呂梁還建立起政策入村入戶服務機制和就醫報銷幫扶機制,讓健康扶貧順利推進和落地。

光伏扶貧照亮老鄉脫貧路、呂梁護工讓農村婦女換了一種活法,異地搬遷搬出好日子,一套組合拳,拳拳有力,驅逐了貧困,換來了笑容,呂梁山人在脫貧攻堅奔小康的路上越來越有信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色五月中文在线字幕 | 亚洲国产人在线播放首页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 | 亚洲最新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香蕉中文日韩v日本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