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政權是我國政權體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穩定和國家建設的基石,在落實黨和國家的農村政策、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隨著農村社會結構的加速轉型,農村群眾利益的訴求多元化,農村基層治理普遍面臨規范化管理、隊伍戰斗力、民主決策功能、黨建品牌特色、運行成效等5個方面的問題。筆者認為,農村基層治理必須要以黨建為龍頭,以完善村級基層組織建設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工作為主線,以加強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為抓手,著力破解“五大難題”。
破解規范化管理不足的問題。要建立健全由村黨組織書記主持召開的班子聯席會議、黨建聯席會議為主要形式的民主決策制度,大力推進農村黨風廉政信息公開、集體資產公開交易、集體經濟財務監管等平臺建設,同時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的規范化,堅持黨務、村務、財務“三公開”,主動接受黨員群眾監督。破解隊伍戰斗力不足的問題。要著力抓好黨員隊伍、干部隊伍和農村實用人才3支隊伍建設,精心制定隊伍發展和培養計劃,扶持黨員創業發展,將優秀村干部放到工作一線鍛煉,探索通過赴外參觀培訓、邀請專家名師授課等方式,有效提升村級干部隊伍的綜合素質能力。破解民主決策功能不強的問題。積極探索強化“四議兩公開一監督”效率的方法和渠道,充分發揮“兩代表”熟悉基層、貼近群眾的優勢和作用,大力開展群眾意見反饋收集、宣傳政策、定點會見、回訪談心、調查研究、述職匯報等工作,有效促進村級各大小事務的決策部署更加接地氣、連民心。
破解黨建品牌特色不足的問題。村級黨組織要重點圍繞支部活動陣地建設、支部引領產業、黨員創業帶富、黨員教育管理、民主決策等工作,打造和創建示范點,努力推進農村黨建工作有有品牌、有創新、有影響,推動農村黨建工作在農村基層治理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破解基層運行成效不明顯的問題。以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為著力點,突出把發展黨員工作、農村發展所需的技術、項目、人才等放在首要位置,同時明確村“兩委”職責定位,變群眾跑為干部跑,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實現基層政權服務,努力提升基層政權的群眾認可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張家界在線 2017年01月15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