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春節期間在鄂西山區采訪發現,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農村出現了一大批“有車族”。這本來是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兒,然而據一些村干部介紹,不少農村“有車族”其實負債累累,買輛小轎車并非因為生活富足,而是出于相互攀比“爭臉面”。(2月16日新華網)
說到近年來農村地區的相互攀比,相信大家對此并不陌生。也許是農民們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了,為了被高看一眼,很多村民先是攀比“穿金戴銀”,接著是不是很有必要地把自己家的房子扒掉蓋新房、蓋樓房。近兩年,盲目攀比之風在農村也是越發盛行,有的人為了“爭臉面”成為“有車一族”而負債累累,有的人為了顯示自己在“票子”方面的硬實力,春節回家期間聚眾大賭豪賭,甚至不惜傾家蕩產、一夜返貧。
看到此類害人匪淺的盲目攀比現象,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的、仍然服務農村的大學生村官,心里真是又恨又痛,糾結非常。恨是因為當事人一般很難聽從勸告,并對此攀比之風趨之若鶩、屢虧屢試、難以自拔,也難怪有人會針對此現象發出“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的感慨。痛是因為無論是在老家務農的,還是外出務工的農民父老鄉親、兄弟姐妹,掙到的血汗錢真是不易,況且還要靠這份血汗錢養家糊口、養老扶幼。
在當下,無論是民族復興、全面小康還是精準扶貧,農村地區都是難中之難、重中之重,農村地區盲目攀比的歪風邪氣必須要給與足夠的重視、必須要堅決剎住。否則,往大里說會影響我們全力向前、不斷向好的社會和諧、發展大局也真是說不定,往小里說至少會影響一個家庭的穩定向好、幸福和諧。農村地區盲目攀比的歪風邪氣一定要治,但如何下手、如何根治,確實是一道令人頭疼的難題。
該怎樣治理?筆者認為有三點:一是加大文明生活、移風易俗、拒絕攀比的宣傳廣度和力度,并把宣傳工作做透做實,做到農民百姓的心坎里,讓人們在意識里自覺建立起抵制盲目攀比的“防火墻”;二是完善村規民約,以主動作為的姿態耐心引導、堅決治理聚眾豪賭、天價彩禮、豪華酒宴等盲目攀比歪風邪氣的肆意泛濫;三是黨員干部要身體力行、率先示范,以黨風、政風清廉之變帶動轄區民風的向清向好之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