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精準脫貧不能政府包辦

[ 作者:許兵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27 錄入:王惠敏 ]

某個地方在"精準脫貧"項目實施中,鄉上干部要求農戶種下核桃、梨子等水果,說是規模化種植,一村一品。但是,群眾不樂意,為什么呢?回答是萬一種出來賣不掉怎么辦?鄉上領導、村上干部、第一書記發出了牢騷,說村民懶、素質不高。

的確,想方設法引進來項目,農民卻不認可,換了誰心里也不高興。但是換位思考下,核桃、梨子種植下去了,要好幾年才見到效益,村民心中也有"打米碗":萬一幾年后,賣不出去怎么辦?核桃難道能當飯吃?都在說規模化種植、養殖才能賺錢,但是市場認不認可還要打個問號。

盡管立下了軍令狀,2020年必須全面脫貧。但任務重也不是項目 "包辦""拉郎配"的理由。產業的培育,更不能靠政府大包大攬,僅靠政府的項目。在"精準脫貧"工作中,最關鍵的是要充分發揮好人民群眾積極性。

政府要做好政府的事情,什么是政府的事情呢?一是做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水電、路、通訊、市場的建設力度,暢通生產、運輸渠道。二是用市場的方法幫助、引導村民選項目,在幫助、引導中,要注意只鼓勵、不強迫,只引導、不包辦。三是開設農產品營銷班。聘請營銷專家在職業中學授課,對"土中介""串串"進行規范培訓;在宣傳的渠道和力度方面,政府也應給予大力的支持和提高政府參與度。四是培育地方品牌,特別加大對地方特色產品的培育力度;職能部門要加大對質量、價格、安全、誠信、方面的監管力度,樹"品牌"而不是""牌子。

精準脫貧不是"一服藥治百病",政府不能包辦,"扶貧先扶志,治貧先治心",提高貧苦戶的積極性,變政府的"獨角戲"為貧苦戶、社會、市場的"大合唱",精準施策,才是最重要的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色资源在线精品 | 午夜偷拍精品用户偷拍卧室 | 一本精品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第一页 | 在线亚洲国产职场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