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標,就越需付出艱苦努力。我們要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完成2018年1000萬人以上農村貧困人口減貧的繁重任務,作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扶貧領域的作風問題一直是那根被繃得緊緊的弦,不僅不容許有絲毫的懈怠,還要比以前“更快、更準、更狠”,“勻速前進”已然成為“龜速”,它已適應不了新形勢。近年來,紀檢監察機關扎實做好“三注重”,努力把脫貧攻堅這件“大好事”辦好。
注重紀檢監察干部的自身能力提升,確保高質量開展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工作。發現處理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一項長期工作,而每一項工作都需要由人來完成,沒有紀檢監察干部個人能力的提升,就沒有抓好這項長期任務的先決條件。近年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都高度重視干部的自身學習,特別是要求干部,既要對脫貧攻堅工作的政策規定了然于心,了解關于“精準扶貧”戰略的工作要求,又要對自身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嚴密性有足夠的掌握,以便正確應對、準確履職,將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紀檢監察干部特點充分體現。
注重全方位宣傳,落實扶貧領域“公權力”的監督。在脫貧攻堅監督執紀宣傳方面抓“好”與“壞”兩個方面的典型,整合聲屏報網欄等各種媒介,廣幅度、大密度、高強度形成強大宣傳攻勢,即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又充分發揮榜樣的力量,讓“公權力”這朵花兒在陽光下盛放。近年來,各地在傳統媒介的“廣”上下功夫,不斷加大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傳統媒介的宣傳力度,對脫貧攻堅監督執紀方面取得的成果進行廣泛宣傳;在新興媒體的“深”上下功夫,整合官方網站、微信微博等新興媒介,深入宣傳報道在脫貧攻堅崗位上艱苦奮斗的干部、曝光脫貧攻堅領域方面的典型案例。通過“廣”而“深”的宣傳,讓扶貧更加透明,進而讓人民群眾的認同感更強。
注重“懲容”結合,營造脫貧攻堅干事創業的好氛圍。近年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一方面嚴懲脫貧攻堅工作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行為;另一方面,根據脫貧攻堅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等實際情況,積極探索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容錯糾錯機制,將工作失誤與明知故犯、無意過失與違紀違規、探索實踐與破壞規矩的情況進行嚴格區分。旗幟鮮明地保護忠誠履職、作風正派、銳意進取的黨員干部,支持那些人民群眾心中錚錚鐵骨、敢于擔當的好干部,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創業環境。
不斷的加煤添火,水才能沸騰起來;不斷地努力奮斗,人才能前進不止。同樣,紀檢監察機關需要不斷的轉變提升,才能以更加嚴而實的作風促進脫貧攻堅,才能切實增強群眾認同感、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