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強化組織保證 畫好脫貧攻堅“身形圖”

[ 作者:馮雨葭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4-16 錄入:吳玲香 ]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組部部長陳希9日至11日在貴州省臺江縣調研定點扶貧工作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切實增強政治擔當,認真履行幫扶責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不斷提高脫貧質量、增強群眾獲得感,為全面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新華社 4月11日)

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不僅需要一批有干勁、有韌勁等扶貧干部去推動、去落實,更需要黨組織發揮引領功能,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去促進、去帶頭示范,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要任務牢牢抓在手上。

黨組織是“頭”,配強班子促脫貧。“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一個戰斗力、凝聚力、向心力強的班子,必定在帶領群眾脫貧致富上更有辦法、更有實效,村級班子是否配優配強直接影響到脫貧攻堅的成效和時間進度。村級黨組織應在抓好換屆、做好村級班子運行調研上下工夫、想辦法,對照標準選能人,回引群眾公認度高、致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好的在外成功人士進入村班子,實現“人才回鄉、感情回歸、資金回流、項目回遷”,真正選好選好“領頭雁”搭班子,形成“頭雁效應”。

黨員隊伍是“手”,抓好服務穩增收。一個地方脫貧的成效如何,產業發展是否興旺就是一個評判標準。而一個項目落戶、建設、發展的過程,必定會遇到諸多困難,這就少不了黨員隊伍的“保駕護航”。村支部應組建黨員服務隊,增強服務意識,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土地流轉、矛盾糾紛調解等過程中提供“保姆式”服務,讓業主的產業在村發展“一路暢通”。

農民夜校是“心”,引導教育樹新風。脫貧奔康的實效好不好,不僅只看到物質上的變化,也應看到精神面貌的轉變。扶貧要與扶志結合,各黨組織應重視農民夜校的作用,聘請各類專家、技師,利用農民夜校集中開展時事政治、文明新風、興趣愛好等各類培訓,著力解決思想觀念陳舊、種養殖技能匱乏、法律意識淡薄等問題,實現貧困群眾物質與精神文化“雙提升”,實現“真脫貧”。

健全機制是“腳”,走出“四好”常態化。無規矩不成方圓,無機制無以長遠。產業發展、新風培育的路能否走得長久,這不僅考量著一個創新做法的實用性,也考量著一個機制是否健全,各村黨支部應在創新機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機制,讓““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四好村”真正建起來,走得更遠、更寬。

(作者地址:自貢市沿灘區黃市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自拍亚洲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 久久精品日本亚洲优女 | 在线免费看永久AV片 | 六月丁香婷婷亚洲中文字幕 | 亚洲日韩欧美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