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提出,從現(xiàn)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然而,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深水區(qū)和關鍵期,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黨委政府堅持精準施策、堅持求真務實、堅持抓早動快、堅持穩(wěn)定脫貧的“準實早穩(wěn)”四字措施,黨員干部的信心堅定、思路清晰、舉措精準、力度超常,才能不辜負時代的重托,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的號召。
“準”就是要堅持精準施策。精準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調研時提出扶貧開發(fā)“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于精準”。精準是各級推進脫貧攻堅的方法論,是事關脫貧攻堅成敗的生命線。制定幫扶措施,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把握好當?shù)氐木C合態(tài)勢,找到當?shù)氐陌l(fā)展致富的“命脈”,遵循客觀規(guī)律將扶貧資金、資源用在該“使力”的點上,精準到真正能為民帶來增收的產業(yè)、實業(yè)上,走出一條符合當?shù)匚幕h(huán)境背景的特色致富路。只有在精準施策上出實招、在精準推進上下實功,就能在精準扶貧落地上見到實效。
“實”就是要堅持求真務實。攻打脫貧攻堅戰(zhàn)既要準也要實,每個環(huán)節(jié)、每項工作都要實打實、硬碰硬。政策措施、項目資金、脫貧效果等要求真務實,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標準和程序退出,嚴禁假脫貧、“被脫貧”、數(shù)字脫貧,不達標者嚴防強行退出,確保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決不能為完成任務“壘大戶”“堆盆景”弄虛作假,切實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早”就是要堅持抓早動快。脫貧攻堅一刻也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必須分秒必爭、晝夜兼程。各級黨委把脫貧責任扛在肩上、脫貧任務抓在手上,盡快謀劃,年初盡快制定年的工作方案,拿出過硬辦法,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快行動。同時要振奮精神、苦干實干,嚴格按照貧困戶脫貧的“兩不愁三保障、三有”退出標準以及貧困村退出的“一低五有、四個好”摘帽標準,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實現(xiàn)讓貧困群眾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yǎng)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的成效。
“穩(wěn)”就是要堅持穩(wěn)定脫貧。建立已脫貧“回頭看”“回頭幫”機制,做到脫貧不脫幫扶、不脫政策、不脫項目;建立健全穩(wěn)定脫貧長效機制,建設堅強、穩(wěn)定的脫貧攻堅隊伍,把有能耐、能帶領群眾脫貧的人派到扶貧第一線,創(chuàng)新方式引進更多本鄉(xiāng)本土,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貧工作隊”;強化產業(yè)、就業(yè)、集體經濟等造血功能,著力推進產業(yè)扶貧、勞務扶貧、易地扶貧搬遷、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等重點工作;完善社保兜底等輸血機制,建立保險、救助等風險防控機制。防止已脫貧群眾因無持續(xù)增收產業(yè)、因病、因學等原因造成返貧的現(xiàn)象,確保已脫貧貧困戶穩(wěn)定脫貧。
各級黨員干部使出“洪荒力”、下足“繡花功”“擼起袖子加油干”,做到“咬定”脫貧攻堅不放松,到二〇二〇年一定能實現(xiàn)貧困人口脫貧、貧困村退出、貧困縣全部摘帽,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夯實基礎,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完成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
(作者單位:平武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