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以來,江蘇省聚焦精準扶貧、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惠農補貼發放領域啟動三項治理,以精準監督推動各級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落實責任,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切切實實以過程監督保證了惠民政策走好“最后一公里”。(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 10月11日)
對全過程進行“舉報監督”,似乎能更加順利保證各項政策推動落實。實踐表明,各項工作要做出實效、要做到常態化,都離不開強有力的過程監督。在監督過程中依靠群眾力量,既是落實政策工作的重要經驗,也是做出工作實效的關鍵所在。過程監督的現實意義,提現了惠民政策走好“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把握“最后一公里”的監督問責著力點,尋求其解決之道是接下來一段時期的重點任務。
監督惠民政策走好“最后一公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確保市縣兩級監督責任下沉到底、落實到位;強化責任追究,對不擔責、不作為要堅決“打板子”,針對“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情況決不姑息。其次就是必須把責任壓到基層“神經末梢”,在縣、鄉兩級廣泛實施相關監督機制,解決基層黨委、紀委有案不查、瞞案不報的問題。
作為“最后一公里”的基層,其存在的短板我們要正視,也要解決。基層紀委職能泛化、力量薄弱、工作不聚焦這些現實問題,我們在過程監督中應盡量去克服,而不是繞而遠之,只有在“最后一公里”的路上更加全方位的實行監督,各項惠民政策才能真真“走村入戶”,老百姓才能才心眼兒里“喜笑顏開”。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