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城里打拼多年,前幾年在城里買了房,把年邁的父母接到城里居住,農村的老宅便成了閑置房。
近日,筆者回老家,發現像我這樣的情況在農村不在少數。家里老人跟著子女到城里定居,導致農村房子閑置的情況很普遍。這些閑置農宅已年久失修,房前屋后雜草叢生,顯得破舊不堪;有的裂縫遍布,墻體分離,已成了危房。
大量農宅長期閑置,既占用土地資源,又影響村容村貌,這與我國集約節約利用土地的政策不符。此外,因長期無人居住,還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據了解,對于農村的閑置房,如果能夠轉讓或者有人承租,房主是很愿意的。因此,如何讓閑置的農宅“活”起來、動起來,已成為當下農村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筆者以為,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前提下,把農村閑置房推向市場,給老房子找個新用途,對解決農村閑置房是很有益處的。一方面,對村民仍想保留的閑置房,可通過出租等措施合理利用。比如,選擇一些條件較好的閑置農宅,將其改建成村里的棋牌室、圖書室、健身房等,豐富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或者引導鄉村企業和有條件的農民租賃,將其改造成農產品加工場地或開辦商店等,使其物盡其用。另一方面,對村民自愿退出的閑置房,采用流轉形式,鼓勵有償轉讓給本村無房戶、貧困戶使用,或者探索由政府給予征收補償,拆除復墾為農田。如此一來,既能增加村民財產性收入,還能釋放新一輪的土地紅利,使閑置農宅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河南日報 2017-07-21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