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到山西考察調研。習近平說,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6月22日人民日報)
在抗日烽火的歲月,不屈的呂梁人民,不管環境如何惡劣,形勢怎樣危急,呂梁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同仇敵愾,以頑強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同日本侵略者作殊死斗爭。
“呂梁精神”是在呂梁山脈這一特殊的地理環境中孕育而成的“艱苦奮斗、顧全大局、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精神財富,是人民群眾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獨特的精神風貌,是呂梁人民革命和建設制勝的法寶。
“呂梁精神”既有著獨特鮮明的自身特征,又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太行精神等一系列黨的偉大精神一脈相承,推動中國革命事業和社會不斷向前的力量。
在改革開放之初,呂梁人民及時解放思想,順應改革的大潮,又一次完成了與時俱進的壯舉,成為了全國農村改革的開路先鋒。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今天,呂梁精神仍然飽含它與時俱進的時代意義,閃耀著無窮的力量。
偉大的時代孕育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牽引偉大的夢想。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其中也包含著“呂梁精神”。中國精神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是激勵我們實現民族復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重要力量源泉。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脫貧攻堅作出新的部署,吹響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進軍號,四梁八柱的頂層設計基本形成,各項決策部署落實到位,各方面積極行動,脫貧攻堅已取得階段性成效。
但應該看到,今后幾年,越往后脫貧難度越大,因為剩下的大都是條件較差、基礎較弱、貧困程度較深的地區和群眾,要實現2020年中國全部脫貧摘帽任務,將面臨異常艱巨的任務。
在特殊的時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用戰爭年代的呂梁精神激勵人民為民族復興而奮斗。這是鼓勵人心的動員令,我們越是在困難時候,越要樹立脫貧攻堅必勝的信念,大力弘揚呂梁精神,昂揚斗志,齊心協力、艱苦奮斗、自強不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
進入新時代、面臨新任務,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大力弘揚呂梁精神,擼起袖子加油干,讓呂梁精神燎原神州大地,讓呂梁精神磅礴起脫貧攻堅的力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人民生活越過越好,芝麻開花節節高。
(作者單位:四川省鹽亭縣紅十字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