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賈正景:農村電商的下一步路在何方

[ 作者:賈正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14 錄入:吳玲香 ]

原標題:電子商務進農村,下一步路在何方?

近年來,電子商務迅猛發展,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和重要經濟增長點,極大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就業和民生改善。

農村電子商務從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勢。它促進了農村傳統產業的互聯網化轉型,帶動了城鎮化發展;引領了農業產業轉變發展方式,為其提供了現實指引;改善了農村產業結構,為縣域和農村開辟了一個全新的網上銷售市場,為傳統產業的產品提供了新的銷路。自2014年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作以來,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取得了三個方面的成就:一是助力脫貧攻堅作用顯著。2014年、2015年貧困縣89個,占比34%,老區縣占77%,大部分是老區縣;二是帶動各類企業加速進入農村電子商務領域;三是吸引返鄉創業創新的氛圍日益濃厚。

電子商務進農村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一是電商人才短缺,人才留不住,尤其不發達地區尤為突出;二是服務體系尚未完善,尤其缺少農產品上行所需的包裝、創意、品牌、營銷等服務;三是農產品上行同質化嚴重,優質不優價、優價缺貨;四是現有電商平臺上行流量成本過高,本地農村電商市場化造血能力不足;五是農村電商作為“一把手”工程,政府換屆,對電商工作的延續造成了一定影響。

然而,農村電商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在形成燎原之勢之后,農村電商的下一步該怎么走?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一是從頂層設計發力。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汪向東教授曾經提出電商扶貧的“十五字訣”——拓通道、建支點、育網軍、強體系、優環境,其實也是農村電商這幾年發展迅速的主要抓手,從這十五個字可以發現,農村電商的前期發展還是主要靠政府推動。那么,現在農村電商的頂層設計應該已經達到了一個拐點——政府繼續“喂奶”還是“斷奶”。因此,下一步農村電商的頂層設計要從主要靠政府驅動農村電商發展,轉變到主要靠市場驅動的軌道上來,充分發揮市場主體對資源的配置作用,政府從“牧羊人”過渡到“守夜人”的角色來,將推動農村電商發展的動力從外部動力轉化為內生動力。

二是從農產品上行發力。農村要發展、農業要升級、農民要增收的關鍵在于農產品上行,而農產品的上行,簡單的理解就是將農產品通過網絡銷售出去,從農產品到農商品這么簡單的一躍,但是內涵卻很豐富,需要涉及到的環節很多。首先是產品的來源,既要保證好農產品質量,又要保障好產品的供應,下一步要做好農產品的標準化和規模化的生產。其次是農產品的銷售形態,初級農產品的附加值較低,而且在銷售中面臨食品衛生管理等系列問題,下一步要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再次是農產品的品牌,品牌就是價值,下一步要著力打造名特優產品,提升農產品的附加值。最后是農產品的流通運輸,對于生鮮農產品來說,冷鏈物流成為了最大的瓶頸,未來要進一步夯實物流基礎,推動智慧供應鏈建設。

三是從“三產”融合發力。消費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僅是農村電商發展的一部分,未來農村電商還應該與農產品加工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訂單農業等新業態結合起來走“三產”融合的發展路子。通過農村電商,拉動特色小鎮建設和田園綜合體建設,將農業、旅游業、農產品加工業充分融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四是從支撐體系發力。農村電商要健康可持續發展,就需要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線下支撐體系是線上交易的載體。支撐體系承載著整個農村電商生態,未來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更加注重支撐體系在農產品上行的認證、追溯、品牌、品控、流通等方面的服務功能;二是要加大人才的培養力度,讓本地人才能留得住、留得下;三是要加強資源的共建共享,推動區域之間聯動和市場共享;三是要結合新型城鎮化,加大農村電商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的供給,并向鄉村治理延伸。

(作者系三農電商研習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三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小片 | 自偷自拍三级视频在线观看 | 中文乱码经典亚洲 | 久久做品人人做人人综合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