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何啟生:掛鉤幫扶工作有三個要訣

[ 作者:何啟生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03 錄入:實習編輯 ]

今年以來,福建省龍巖市各級各部門積極響應中央發出的脫貧攻堅號令,迅速部署開展了“單位掛鉤貧困村、干部掛鉤貧困戶”扶貧工作。做好脫貧攻堅掛鉤幫扶,應在工作方法上把握好“三個要訣”:

要訣一:區分四種類型精細施策

各地貧困農戶多種多樣,貧困原因紛繁復雜。精準扶貧首先要摸清掛鉤幫扶對象的家庭、居住、收入情況和致貧原因、貧困程度等詳細情況,真正搞清楚貧困戶的目前狀況和現實困難,區分不同情況因戶因人施策。據調查分析,貧困戶大體上可以分為四種類型,掛鉤幫扶應區別不同類型、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因戶因人幫扶。

1.失能型。即基本失去賺錢能力的貧困戶。包括喪失勞動能力的低保戶和失去勞動能力的貧困殘疾人以及列入貧困人口的五保戶,這類貧困戶約占貧困戶總數的40%,有些村將近一半。這種類型的貧困戶,都已列入五保或低保,已有兜底保障,隨著每年低保水平提高,人均收入即能達到脫貧標準,脫貧不成問題。但這些貧困戶基本上屬于老弱病殘,最需要關心。對這類貧困戶,扶貧的重點是由鄉村兩級落實好扶貧政策特別是“三保障”,即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掛鉤幫扶的重點是三項:一是經常給予人文關懷,除了每個季度走訪一次外,每個月至少電話問詢一次。二是及時向鄉鎮、村反饋貧困戶的新情況,盡可能幫助解決困難。三是幫助申報一些資助援助,幫助申請改房、搬遷、就學、就醫等政策支持、援助和符合條件的其他資助。

2.暫貧型。即暫時經濟困難、具有勞動生產能力的貧困戶。包括部分因學、因災致貧和因治療一般疾病等原因造成暫時困難的貧困戶。這類暫貧型貧困戶約占貧困戶總數的20%。這類貧困戶原來的基礎比較好,勞動能力、賺錢能力也不錯,只是因為暫時經濟困難或相對困難而列入貧困戶,通過給一些政策支持就可以脫貧。對這類貧困戶,掛鉤幫扶重點是宣傳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落實好各類支持政策,特別是要落實好就學資助、災后救助、醫療援助和技能培訓、就業幫助、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指導篩選增收項目,跟進落實扶貧措施;協調解決一些困難問題。

3.負重型。因為經營虧本或上學、治病及其他原因欠下較大數額債務,負擔沉重但有勞動生產能力的貧困戶,約占15%。這類貧困戶主要問題是債務的問題,原來的基礎可能都不錯,因為債務或者需要治療重癥疾病可能造成今后長期性的貧困。對這類貧困戶,掛鉤幫扶重點是落實好惠農富農政策和扶貧政策;宣傳引導,幫助尋找致富路子;幫助申請申報救助、援助,力所能及幫助解決一些困難問題。

4.缺失型。即因為缺少勞力,或無技能、僅靠少量的種養業收入來維持生計,或地處偏遠、資源匱乏,或好吃懶做、酗酒等原因造成難以增加收入的非低保貧困戶,約占20%。這些貧困戶是最難脫貧的對象。對這類貧困戶,扶貧的重點是上下聯動、不離不棄、全力幫助,落實各項扶持和救助政策;掛鉤幫扶重點是關心關懷生活,指導引導主動作為,幫助聯系就業,協調生產技術、產業發展支持等。

要訣二:順應五種需求精準施策

貧困村、貧困戶在生產生活中,必然會有一些需求或遇到一些困難問題,需要努力幫助解決。主要是:

1.需改善。有些貧困村的道路、田間道路、水利設施、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基礎設施需要改善,掛鉤幫扶單位應盡力聯系協調、申報項目、安排資金分步解決。一些貧困戶需要安裝自來水、修建房屋和興建生產設施、添置工具的,應指導幫助申報和爭取政策支持。

2.需技術。對需要學習技能的貧困人員,組織其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或職業農民培訓,動員貧困戶參加相應的生產技術培訓班,使貧困家庭勞動力至少掌握一門致富技能。聯系科技人員進行技術指導,組織專家對產業發展進行現場服務指導。

3.需就業。對于想尋找工作、需解決就業的貧困戶,應牽線搭橋,幫助其盡快就業。引導和幫助就業的途徑主要有:就地就近打短工、做勞務工;當地園區、企業上班;外出務工;政府購買的公益崗位安排就業;城鎮化發展、新農村建設中新增加的環衛工、保潔員、護林員、護路員、水利協管專員、其他協管員等崗位安排貧困戶人員;政府有專項支持的各類農業經營主體包括示范企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示范社以解決就業等多種形式幫扶貧困戶。

4.需貸款。各地都建立了融資、貸款平臺和金融扶貧工作機制,制定了信貸支持、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掛鉤干部要及時指導貧困戶與當地相關機構銜接貸款事項,幫助貧困戶對接融資支持政策。指導有貸款需求的貧困戶申請生產貼息貸款,申請易地搬遷長期信貸,申請危房改造貼息貸款支持。發展項目、貸款事項一定要堅持貧困戶自愿、自主的原則,充分尊重農戶意愿,不要過分鼓動和越俎代庖。

5.需建房。對計劃改造危房、新建住房的貧困戶,要指導其申報,與基層部門銜接,列入年度計劃,落實支持政策,使貧困戶切實享受到最新出臺的易地搬遷補助政策或原址拆除重建、危房改造等補助政策。

要訣三:匯聚六方力量精實施策

各地的扶貧工作已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合作共為的格局。因此,脫貧攻堅及掛鉤幫扶一定要充分發揮、運用、借助、匯聚六個方面的力量。

1.政府政策扶貧的主導力量。通過政府政策的力量,推進一批交通、水利、電力、信息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的投入,通過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完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拓寬集體增收渠道。運用扶貧到戶支持政策,解決貧困戶的資金、就業、就學、就醫等實際困難。

2.鄉村組織扶貧的主體力量。鄉鎮、村擔負著脫貧攻堅的主體責任,也是貫徹落實扶貧政策措施的主體力量。特別是要發揮好鄉村推進產業扶貧的主體作用。通過鄉村組織的精心分類指導,因地制宜建設農產品基地,建成一批對貧困戶脫貧帶動能力強、貧困人口參與度高的特色產業基地;培育一批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產業發展,形成“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產業發展格局。

3.單位團隊掛鉤的主攻力量。掛鉤單位幫扶是貧困村脫貧的主攻力量。單位掛鉤貧困村的幫扶重點任務是推動村集體增收。應通過出租入股、興辦實體、資產經營、發展物業、做活土地、異地發展等渠道增加村財收入;通過投入設施農業、加工設施設備、光伏、鄉村旅游等項目形成優質資產持續穩定增加集體收入。

4.掛鉤干部幫扶的主角力量。掛鉤干部在幫扶工作中要真情投入、真心幫助、真掛實扶,認真開展入戶慰問、了解情況、宣傳政策、謀劃路子、反映問題、聯絡感情等掛鉤幫扶活動;貧困戶發生重大災害、重大變故、急難問題及時報告、到戶慰問,協助解決困難問題;對于近年要脫貧的掛鉤戶,要按照“兩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制定脫貧計劃和方案,一項一項落實到戶到人。

5.社會各界幫扶的主流力量。充分調動社會各界主流力量參與扶貧工作,形成脫貧攻堅強大合力。支持鼓勵帶動能力強、效果好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到貧困鄉村建立產業基地,與貧困戶簽訂購銷合同,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組織農業、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和“田秀才”、“土專家”為貧困對象提供產業技術幫扶服務,充分發揮科技界的力量,開展技術服務,舉辦產業發展培訓班;借助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范縣、阿里巴巴、京東、郵政等農村電商等平臺,加快推進電商扶貧工程。鼓勵廣大企業和愛心人士積極參與扶貧開發。

6.內在動力激發的主觀力量。加強扶貧政策的宣傳,使貧困戶明白能夠享受那些政策,把黨和政府的關心支持落實到戶到人。著力提高群眾脫貧意識,激發農戶的創業致富熱情,動員有條件的貧困戶積極行動,每年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克服“等靠要”思想和“懶散”行為。通過宣傳發動、信心帶給、路子指引,使有條件的貧困戶走上有長期穩定收入的勤勞致富路子。

(作者單位:福建省龍巖市農業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2016-08-02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99精品久久不卡 | 亚洲第一福利天堂在线观看视频网站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 |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 五月天婷婷综合社区 | 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