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黃啟龍:補齊農村教育短板需各方發力

[ 作者:黃啟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5-16 錄入:實習編輯 ]

近幾年,中央出臺一系列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政策,落實效果明顯。但不可忽視的,鄉村教育仍是教育建設的一塊短板。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5.6%的受訪者反映周邊或家鄉鄉村學校教師資源嚴重緊缺。59.7%的受訪者表示鄉村教師待遇普遍偏低,69.9%的受訪者擔憂教育均衡在鄉村難以實現,68.1%的受訪者建議強化艱苦偏遠地區鄉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5月13日《中國青年報》)

筆者認為,要補齊鄉村教育建設這塊“短板”需各方發力。

提高教師待遇。我國中小學教師收入指數明顯偏低,與經濟發展水平極不匹配。同時,在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專任教師中,有近1/4的教師在艱苦地區工作。而鄉村教師的工資普遍低于城鎮教師人均水平,經濟欠發達省份尤為嚴重。有數據表明,2013年,中國在崗教師的平均年薪為42782元人民幣(約6971美元),大約為比利時的1/7,美國的1/6,巴西的1/3,在被調查的國家中排名墊底。因此,政府應加大財政投入,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強化艱苦偏遠地區鄉村教師特殊津貼制度,通過實施“全面薪酬”改善鄉村教師的綜合待遇。

改善鄉村學校辦學條件。待遇不高確實是多年以來鄉村教師的痛處,但許多年輕人不愿意到鄉村小學任教,并不只是因為工資水平相對低下,教學設備硬件不夠、自然環境差、文化生活匱乏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政府應通過“優惠性”和“傾斜性”的公共政策設計吸引全社會優秀人才從事鄉村教育,建立“能進能退”的流動機制,徹底解決鄉村教師“干得好”與“無發展”的矛盾。

提高鄉村教師的幸福指數。鄉村教師工作條件差、課業負擔重、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壓力大、職稱晉升難、成家難以及社會對教師尊重程度不夠,他們在鄉村學校教書,看不到工作的價值,看不到職業發展的前景,體會不到教師的幸福感。因此,學校應通過權益保障、人文關懷、民主管理等來提升教師的幸福感。全社會要形成尊師重教的風氣,讓教師真正成為“太陽地下最光輝的事業”,吸引更多的有志青年從事鄉村教育。教育部門應給予鄉村教師更多專業培訓和學習機會,讓更多的人樂于到農村去教書。

“百年大計,教育為先。”去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在提高生活待遇、城鄉教師流動、職稱評聘、建立榮譽制度等方面都向鄉村教師傾斜。這些舉措可以提高鄉村教師的榮譽感,有利于吸引更多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從教,也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鄉村教師的關心和重視。

總之,要補齊農村教育短板,“讓農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需要政府、學校、社會各方積極發力。

作者單位:湖南省武岡市職業中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免费观看福利视频 | 亚洲婷婷综合色香五月 | 午夜三级理伦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乱系列 | 亚洲V国产V中文在线 | 中文乱码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