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吳迪:京東農村金融顛覆傳統金融的供給思路

[ 作者:吳迪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20 錄入:王惠敏 ]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京東作為一家互聯網電商企業,對于投資農村金融的想法。在城市生活久了的人可能并不是很了解農村,不了解農村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而我們在看到一些偏遠地區農業還很落后的同時,也注意到一些地區的農業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比如黑龍江農墾、新疆農墾,這些地方在產量、技術等各方面,與歐美的農場已經沒有任何差距。

那么,在幅員遼闊、區域差距極大的中國,京東要從哪里切入去深入了解農村,深入了解農村所需求呢?

三個領域看農村:痛點、趨勢、需求

從2014年起,京東就開始對農村業務進行前期調研,關注農村的社會現象,收集農村的真實數據,去發現農業的趨勢和農戶真正的需求和供給。

第一個領域,我們通過數據,研究農村的生產經營效率到底差在哪,哪個環節是真正由于資金的限制而阻礙了集約化、現代化進程,農村市場到底哪一個領域的需求最多,農民最主要、最大的消費需求是什么。

第二個領域,我們關注農業發展的趨勢方向,站在未來的角度去發現我們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農業、農村和農民在未來究竟能有怎樣的發展。這樣通過對比,我們才能知道現在中國農業差的是什么,農村缺的是什么,農民需要提高的是什么。

第三個領域,我們在調研中,特別是在對中部、西部、西南部地區的調研中發現,現在農業農村正在發生的,并不是一場自上而下的由政策推動的“改革”,而是一場自下而上的“變革”。

這種變革是如何發生的呢?是在市場經濟觀念和意識真正地深入觸達到農村,觸達到每一個農民心里的時候,他自然而然地產生了跟市場對接、通過市場尋找資源實現自己價值、實現自己致富增收目的的真實需求。

所以我們認為,現在中國農村需要的金融,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自上而下地去提供”的金融產品,而是根據“自下而上的需求去設計”的金融服務。

傳統金融機構為何“逃離”農村?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大部分金融機構不敢涉足三農領域,農村金融的難點在哪里?

第一,是城鄉二元結構這個歷史原因,使得農民的思想意識觀念還是受到一些限制。同時,現有的農產品價格管控體制,我們認為并不是真正為農民好,而是在傷害農戶的生產積極性。

并且,農村的各項生產要素也處于短缺狀態,雖然近些年村村通工程、信息通信工程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在推進,但在實際調研中我們看到的,卻是很多地區的教育、醫療、文娛設施等該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資源和公共服務,實際是在收縮的;原來的村級小學現在需要合并到鄉,原來的鄉鎮中學現在必須合并到縣,很多農業人口是被動地卷入了城鎮化的進程。

第二,是人文因素。由于信息不對稱和觀念落后,我們判斷在未來的5-10年,農村仍將維持熟人社會的狀態,在縣一級以下,熟人社會的存在更將是長期性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是阻礙了商業和市場的發展。

第三,是農業生產的落后。傳統的種養殖行業還在靠天吃飯,沒有用技術替代人力。農產品的標準化體系也存在缺失,沒有一個統一的系統和渠道,能夠讓好的農產品實現其應有的價值。

農產品市場方面,農產品流通不暢、供需不匹配的問題也始終沒能得到解決。直接表現就是農副產品價格的波動,我們認為這就是整個流通環節的流通速度在下降的征象,而且這種征象在下半年會更加明顯。

其實,此前也有一些互聯網企業希望能夠解決農產品流通的信息對稱問題,但操作起來之后,由于農業基礎設施較差,投入的成本過高,有一些機構就開始退出了。

京東為何要推出“3F”戰略

在推出“3F”之前,京東其實一直在做農村戰略,但我們發現,在任何一個領域單獨觸達到農村市場都形成不了合力,反而會放大經營的風險和渠道建設的風險。于是我們才考慮做一個完整的閉環,將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和金融下鄉,進行有機結合,在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形成了完整閉環的時候,金融再下去,才會更為順暢地嵌入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

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自己的定位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這意味著我們對數據的掌握要遠大于我們的實際業務規模,包括對內對外開發數據,激活行業內傳統企業處于沉淀休眠中的大量數據,在實時的交易中不斷抓取、積累農村商業行為中的數據。大數據是我們和其他同業友商最大的不同,同時為我們未來建立農村動態化的征信系統提供基礎條件。

京東金融的五大戰略走向

第一,  打造產業鏈閉環。最開始我們是通過京東商城、京東采銷、農產品進城這個體系來打造產業鏈閉環,而最近我們正在逐步走出去,通過與其他的全產業鏈企業進行金融、信息等領域的合作,對所有的農業細分行業進行梳理。

第二,抓住三農的發展趨勢。因為我們看到有一些地區在農業領域做得非常好,比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它現在的大數據系統,已經可以做到衛星遙感,全天候連續采樣,每三小時報送一次相關的動物信息和棉花的長勢情況,可以預測兩三個月內可能出現的蟲害問題。只有抓住這些能夠代表農業未來的趨勢,我們才能知道現在該做些什么。

第三,遵循循序漸進的發展方式。明白這一點,對做農村金融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同業傳統銀行做農村金融的時候,會受制于傳統金融機構的限制,習慣用它原有的產品,依靠它原有地域的市場策略,這是不尊重當地農業發展規律和農村金融需求的表現。我們希望做一個開放式入口,盡量滿足所有符合當地農業生產經營周期、符合產業鏈發展趨勢的需求,這樣才有繼續做產業鏈延伸的基礎。

第四,如何去建立一個比較理性的風險邊界。要理性客觀地看待三農領域里面的風險,大家都在講農村的信用風險很麻煩,很多農戶沒有契約精神。但我們認為,真正致力于農業種養殖的農民,他們的誠信度是非常高的。除了經營風險之外,還需要緩釋掉自然風險,做到與農業金融的需求相符合。

第五,打造滿足三農發展的平臺。目前,這個平臺的建設已經納入了我們的議事日程,我們將整合京東內部所有農業領域的資源,如農資電商、農產品電商資源等,還會對現有一些很成熟的產品,針對農村市場加以改造后推出。

京東農村金融的四大產品線

回歸到京東農村金融的具體做法,我們有四大產品線:鄉村消費金融、農業生產金融、農村理財以及農產品眾籌。

這四個產品線除了原有的京東電商下鄉的體系之外,還要與行業內的大型機構合作,借助雙方的平臺進行風險控制。比如,我們最開始和杜邦先鋒合作,杜邦先鋒最好賣的產品商品玉米,那我們選擇的下一個合作伙伴就是新希望,新希望是最需要商品玉米的。類似這樣的連接一旦做通,不僅是打通了銷售渠道,金融風險通過產業鏈也能進一步降低。

第三個板塊是農村理財。我們發現農村市場最需要的不是信貸產品,而是理財需求。農民的積蓄要么是存在當地郵儲信用社,要么是通過民間借貸借出,其實民間借貸的風險是很大的,我們要將支付和理財結合,滿足農戶對更便捷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的需求。

第四是農產品眾籌,將既帶有公益性質又有宣傳效應的優質農產品向消費者進行推介。


(本文為吳迪在“我的農場”主辦的“互聯網時代的農村金融”主題沙龍上的發言稿,未經本人審閱)

作者系京東農村金融項目經理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我的農場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AV综合AV一区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 | 在线日本aⅴ免费网站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天堂久久 | 亚洲欧美日韩日本国产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