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王棗爾:讓新鄉賢成為新農村建設的新力量

[ 作者:王棗爾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16 錄入:吳玲香 ]

南昌市原市長李豆羅退休后,回到生長的村子里當起了農民。他躬親示范,身體力行,發揮自己的閱歷、經驗、能力優勢,組織協調社會資源,讓西湖李家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上了一個新臺階。李豆羅年過花甲,仍不忘發揮余熱,成為一名促進新農村建設的新鄉賢。(313日,新華網)

近年來,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新鄉賢”。一般指那些有德行、有才華,成長于鄉土,奉獻于鄉里,在鄉民鄰里間威望高、口碑好的人。這些人大多是有所成就的企業家、高級管理人員等工商界人士,教師、專業技術人員等知識分子和政府退休官員。他們出生在鄉村,長大后離開故土,到社會各領域去開拓自己的事業。在取得了較大的成就,具備一定條件和能力后,他們仍具鄉土情懷,希望反哺桑梓,給家鄉的發展貢獻力量,給父老鄉親做點實事。新鄉賢們迅速涌現,出現了不少典型,他們的事跡見諸報端。他們對建設新農村的作用逐漸顯現。

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升,鄉村里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離開故土,像新鄉賢們一樣,去創造自己的事業,留下了老人、兒童和婦女。當前,很多鄉村顯得缺乏生氣、人氣、活力、動力。極少數村莊,甚至走向消失。把鄉愁留住,成為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說,即使將來城鎮化達到70%以上,還有四五億人在農村。農村絕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城鎮化要發展,農業現代化和新農村建設也要發展,同步發展才能相得益彰,要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而當前,農村缺發展思路,缺資金,缺動力,最重要的是缺人才。新鄉賢的出現,正好能夠彌補了農村發展后勁不足的短板。新鄉賢們在自己的行業里有所成就,有社會資源可組織協調,有新思路、新觀念,還有資金。農村應該敞開懷抱,把他們迎接回來,讓他們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力量。

新鄉賢的出現也將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很多地方的村級黨組織,黨員年齡結構呈老齡化。由于有覺悟的年年輕人才外出,黨組織培養入黨積極分子存在客觀困難。這些新鄉賢很多都是黨員。一些不是黨員的,也有向黨組織靠攏的意愿。他們為基層黨組織增添新鮮血液,增添力量。他們的到來,基層黨組織更有力量。通過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更好促進新農村建設。

新鄉賢實現人才資源從鄉村流出到返回鄉村的良性循環,有利于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國家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勵新鄉賢們樂意回去,樂意留下,為新農村建設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北川羌族自治縣司法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 一级国产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最大AV资源网在线观看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守人婷 | 亚洲中文少妇专区 | 中文字幕在线观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