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田忠華:農村金融風險防范要守住“底線”

[ 作者:田忠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08 錄入:12 ]

最近,非法集資、P2P老板的跑路現象不時被媒體報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了金融服務創新,防范金融風險,要守住安全的“底線”。近年來,作為農村金融工作者感受特別多的是,無論民間借貸,還是非法集資行為,最終飽受損失的是群眾,農村最終獲得利益的投資人為數不多。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在于無論民間融資行為,還是新成立的農村金融組織,一部分人打著合法經營的幌子,搞違法經營的活動,融資利率遠遠高于按法定利率標準組織資金的銀行,相應推高了再融資人融資成本,到頭來增加了最終款項使用人的使用成本,導致產品價格抬升,擾亂了金融秩序,不利于物價穩定,不利于三農事業的發展。

農村是個特殊的金融市場,很多投資人只注重投資對象承諾的回報率,而忽視了投資本金的安全。一方面部分倉促成立的農村金融組織,經驗不足,管理能力不強,隨意不計成本的利率定價,資金組織成本高,金融產品銷售價格就高,管理者沒有重視無秩序的經營,導致了金融風險。非法集資者,一開始就存有不純的動機,埋下民間投資行為帶來高風險的伏筆。另一方面農民客戶投資維權意識差,風險意識不強。農民將結余的閑散資金投資金額大多在5萬元以下,額度小,過于分散,加之防范能力差。在農村調研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有好多人在把錢放到他(不法融資人)那里,利率比銀行高10倍,即使損失了也不是我自己,我這一萬元算不了什么,比我多的有的是”。大有天塌砸大家的思想,這種思想是造成農民在投資方向錯誤、上當受騙事情發生的根源。

防風險,守底線,不是單一方面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政府、金融監管部門、銀行、群眾共同努力。一是政府、金融監管部門宣傳服務、法律約束要到位。地方政府在承擔起金融體制改革創新政策落實的同時,結合監管部門做好農民群眾投資防風險宣傳工作,根據相應的法律、法規,效仿農村制定村規民約的辦法,制定一系列防范金融風險措施,用法律、法規約束農村金融市場不規范行為。監管部門要借用遍布城鄉的農村金融機構的力量,通過媒體報道、散發傳單、走村串巷、建立微信群、QQ群的方式,結合非法集資人跑路的事實案例,教育他們,做好風險防范宣傳,讓投資人正確認識到,投資高回報的背后,潛藏很大的投資風險。

二是銀行要堅守誠信理念。銀行在協助監管部門打擊非法集資、規范農村金融市場的同時,要加大自身的經營和管理,在利率定價上要緊緊圍繞上級文件精神,根據市場定價機制,定制合理、合法、符合金融消費水準的金融消費價格,且不可在既定利率的情況下,巧立名目增加所謂的存款好處費、實物獎勵等增加組織資金成本的行為。貸款方面,在規定執行或者協商利率的情況下,不可以收取所謂貸款保險、所謂的風險保證金等為名,變相提高借款人融資成本,借款人同意,協商的除外。不起眼的一項附加條件,會降低銀行的信譽,外界影響會把一個合法、合規經營的銀行和其他不合法的高息攔存、放貸的部門混為一談。

三是農民投資要理智,謹慎,依法維權。為保證投資安全,農民客戶在投資選擇時,要選擇具備工商管理部門核發的《營業執照》,人民銀行核發的《金融業務經營許可證》,最好到資金實力強,有較高信譽的正規金融機構辦理存款(投資)業務,即使參與沒有任何經營資質的民間借貸行為,投資額度不要太大,要了解融資人融資使用的真實用途,切莫誤入非法集資的怪圈,造成經濟損失。在參與非法人金融機構的融資活動中,要規范當事雙方資金轉讓憑證,要明確借款人與投資人雙方的義務與責任,載明回報率及相關事項,保證投資人的合法權益受到法律保護。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年01月06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性爱本地网站 | 午夜福利视频韩国19禁 | 中文字幕丝袜精品久久 |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 日韩欧美一本书道一区二区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