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從現在到二〇二〇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圍繞這一目標,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向貧困發起了新的總攻。
提高對脫貧攻堅的思想認識。目前全國各地面臨的脫貧形勢依然嚴峻,眾多的貧困人口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攔路虎”。大力實施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人民福祉,事關黨的執政基礎,事關國家的長治久安。為了能夠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廣大黨員應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將思想統一到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要充分領悟、吃透習近平總書記的對扶貧開發的戰略思想和精神實質,毫不猶豫的全身心投入到這場脫貧攻堅戰中。
改善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要想富,先修路”,告訴我們要想改變貧困地區的面貌,打贏脫貧攻堅戰,就必須要先改善貧困地區的生產生活條件。扶貧工作首先要加強貧困地區的道路等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暢通內聯外接的通道,加強貧困地區對外聯系,促進生產要素和產品的循環流通;要改善群眾居住條件,提高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切實解飲水安全問題,解決貧苦地區群眾靠天吃飯的現狀,推動農業增產增收。加強教育衛生投入,堅持扶貧先扶智工作方針,加大學前教育、職業教育投入力度,實施貧困學生救助;促進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向貧困地區傾斜,有效解決貧困群眾看病貴、看病難問題。以此實實在在的提高貧困地區群眾的生活水平。同時,也要注重貧困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不能拿金山換青山,避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暫的發展。
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富蘭克林說:“貧窮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為命中注定貧窮或一定老死于貧窮的思想。”因此,扶貧先要扶志,在扶貧工作中要充分認識道“輸血”重要,但“造血”更重要。脫貧攻堅工作,一定要把扶貧與扶志有機地結合起來,根據各個地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因戶施策,通過政策帶動,金融和技術支持,大力培育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傳給貧困群眾增收致富的真實本領,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使貧困地區能夠真正脫離等、要、靠。扶貧的關鍵在于產業的發展,在于提高貧困群眾的收入,只有把產業做起來了,才能夠給當地群眾帶來經濟來源;只有解決了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才能給貧困家庭帶來穩定的收益。因此,要結合本地區自然生態條件等條件,發展附加值高、帶動力強的產業;要力促農村富余勞動力的轉移就業,吸納貧困群眾到城市就業,幫助和鼓勵其創業就業,大力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能力。
引導鼓勵全社會參加脫貧攻堅。“人心齊、泰山移”,集眾人之力,才能事半功倍。脫貧攻堅,不只是貧困地區自己的事,而是全社會共同的事,全社會都應當積極參與進來,為貧困地區脫貧出謀劃策、出錢出力。先富帶動落后,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因此,要大力倡導東部沿海先富起來的地區與貧困地區結成幫扶對子,帶動貧困地區脫貧致富;國有企業、社會資本應當展現社會責任感,主動給予貧困地區資金、技術、產業等方面的支持,幫助貧困地方快速健康發展起來。同時,貧困地區也要主動有為、奮發圖強,激發內生動力,將各種支持轉為發展的成果。
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引領,一步一個腳印,超常規克服在脫貧攻堅這場戰役中遇到的問題,以更大的決心,眾志成城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國土資源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