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俞孔堅:請盡快停止盛行于廣大城鄉的粗暴水利工程

[ 作者:俞孔堅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12 錄入:吳玲香 ]

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的思想和號召非常英明。“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期盼,樸實而偉大!而當前盛行于祖國大地上的粗暴無度的水利工程,卻將使我們離這一樸實而偉大的憧憬越來越遠。

我走遍祖國大江南北,收集廣大質樸的鄉親和有良知的基層干部們的心聲,并基于我的專業知識,特呼吁 :請盡快停止盛行于廣大城鄉的粗暴無度的水利工程,特別是河道渠化、硬化及筑壩工程,用真正生態的理念和方法,建立美麗中國的水生態基礎設施,綜合解決水安全與水環境問題。

一、問題

總體上,中國極度缺水,同時洪澇與干旱災害并存。過去(農業時代),為解決耕地與水生態空間的矛盾,水利工程的核心策略一直是筑堤排洪及攔壩蓄水,以至于中國大地上有河皆堤、有河皆壩。河道的“裁彎取直”、“三面光”,被作為水利工程的規范和標準一直延續到今天。盡管在特定情況下局部需要這樣,但無論是國際發達國家的經驗還是我國自己的教訓,都已證明這樣的防洪治水工程弊病諸多:

其一,水資源流失 :在以“排”為主導的理念下,把河道作為排洪渠,本來寶貴的水資源流失,地下水得不到補充。

其二,生態功能喪失 :水土分離,水與生物分離,河流的連續性破壞,大量濕地消失(過去50年,中國一半的濕地已經消失),珍稀物種瀕臨絕跡 ;水系的自我調節能力(包括旱澇自調節能力及污染自凈能力) 喪失。

其三,洪水破壞力加劇 :渠化工程往往通過加高和加固河堤來實現防洪目的,侵占河漫灘作為建設用地和農田,使洪水的破壞力大大加劇,而快速排洪加劇了下游的防洪壓力。

其四,美麗與文化資產喪失 :河流及其生態廊道是國土上最美麗靈動的元素,也是一城、一鎮、一村的遺產廊道和精神文化的載體,粗暴的河道渠化、硬化工程,使這最珍貴、最美麗的生態與文化資產被徹底毀掉,人民的“鄉愁”和記憶無處寄托。

其五,投資巨大 :河道渠化、硬化工程往往耗資巨大,更由于近年來對水利工程的重視,每年數以千億的投入,很大部分都被不明智地浪費在這樣的工程中。

近年來,由于水利建設資金充足、機械發達、利潤豐厚,這樣落后的水利工程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正在大江南北轟轟烈烈地展開,如果不加以制止,千萬年來中國大地上最重要的生態和文化遺產,將被毀于一旦!

二、機遇與危險并存

史無前例的城鎮化,給美麗中國的建設,尤其是美麗水系的建設,帶來了巨大機遇,同時也潛藏巨大危險,包括:

其一,水所需的生態空間并不大。就全國來說,一般年份,洪水所能淹掉的面積只占國土面積的 2.2%,極端情況下,洪水能淹掉的面積也僅僅是2.2%。如果我們能對洪水稍微寬容些,人與洪水就基本相安無事。

其二,史無前例的城鎮化帶來的人口大規模的遷移機遇,可極大化解水——土矛盾,也可極大加劇人水矛盾。如果說,30 年前,當農業收入占國民總產值的80%以上,我們修壩筑堤是為了保護河漫灘上的一畝三分地,因為那是居住在周邊的的百姓的命根子,那么,今天,在農業對國民經濟貢獻不足 10% 的情況下,動輒上億的投入來修這樣的水泥防洪堤壩,就等于勞民傷財了。城鎮建設所需國土僅占5%左右,在防洪的名義下,許多地方高筑堤壩,向河漫灘要地,來建設城鎮(因為其無需征用,可廉價獲得),使本來可以利用城鎮化來化解的人水矛盾,變得更加劇烈。

其三,前所未有的經濟實力。巨額的水利和基礎設施投資是一把雙刃劍,它為協調土水矛盾創造了條件,而單一工程導向的河道渠化、硬化、水壩工程,也可能給水生態系統帶來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壞。

三、策略與建議

上述水利工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認識問題、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陳舊的技術規范、落后的規劃設計理念和方法、部門的利益等等。為盡快有效地糾正目前大規模的錯誤,挽救中國大地上無數美麗的河流,需要黨中央和國務院對此進行干預,具體建議如下 :

第一,發文制止。避免粗暴的河道渠化、硬化和水壩工程的進一步泛濫,倡導生態治水,此乃當務之急。

第二,改變現行條塊分割管理模式。河流水系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水安全、水生態及水環境問題是綜合的,而目前盛行的單一片面的防洪、排洪工程,只能使水系統問題更加惡化。亟待優化現有水利工程撥款、工程組織及考核驗收方式。

第三,“反規劃”建立水生態基礎設施。用生態文明理念,優先考慮水生態空間,整合洪澇安全格局、棲息地保護格局、面源污染凈化系統、文化遺產保護格局和生態游憩空間,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劃定水生態紅線,構建美麗國土的水生態基礎設施。

第四,盡快在全國范圍內對河湖水系確權劃界。改變水利部門只管河道的現狀,使水利部門從以河道渠化、硬化及大壩工程為核心的工程治水職能,轉向以水資源和水生態系統綜合管理的職能 ;從以防洪為目標,轉向保障綜合生態系統服務為目標來進行體制構建和考核。

我考察過數以百計的城鎮,聽到過多少人在為他們曾經美麗的母親河被渠化和硬化而扼腕痛惜 ;我踏訪過數以千計的美麗鄉村,那里靈動的溪流正在遭受同樣的厄運!建設“美麗中國”,“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需要從制止粗暴的水利工程開始,落實中央提出的“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亟待對河湖水系確權劃界,構建中國水生態基礎設施!

(作者系哈佛大學博士,教育部長江學者教授,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本文原題為《制止粗暴無度的水利工程,建設水生態基礎設施》,發于《綠色中國》2014年11月A。)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澎湃新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国国产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 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 | 亚洲一级中文理论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 | 五月激情婷婷丁香综合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