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今日頭條

龍永圖等:特色小鎮要講好中國故事

[ 作者:顧晴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3-03 錄入:19 ]

城市化網訊(顧晴 報道)“今天,我們之所以要建設特色小鎮,是在新常態下要解決中國城鎮化發展中的城鄉差別、中西部差別,解決社會公平公正問題,要滿足中國中產階級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以及適應中國城市化在經歷了造城、城市群的發展階段后,進入城市網這一新的發展階段的必然。因此,特色小鎮一定要講好中國故事。”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榮譽主任、博鰲亞洲論壇咨詢委員會委員龍永圖,在2月27——28日廣西省貴港市港南區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中國城市化論壇上做出上述表示。

對特色小鎮建設,龍永圖提出建議:首先要因地制宜,要以特色產業為基礎。其次,要以人的發展為最終目的,多發展解決就業的產業。第三,要把環境保護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第四,要重視政府的引領作用和企業主體的作用。只有這樣,我們打造的特色小鎮才符合中央的精神。他寄望橋圩鎮抓住“羽絨”和“富硒”兩大特色產業,橋圩人民要發揮開放包容、堅韌不拔的精神,去打造真正富有特色、活力、人氣的特色小鎮。

本屆論壇以“中國貴港——橋圩開啟硒+N產業融合升級密碼”為主題,以廣西貴港市、橋圩鎮為例,結合實地調研,直面我國特色小鎮建設,針對產業融合發展等困擾特色小鎮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展開深入探討,同時通過政策文件解讀、成功案例宣講等,為貴港市、橋圩鎮就建設特色小鎮提出了具有指導性、可操作性的意見與建議。

廣西貴港市委副書記、市政府市長、黨組書記農融在論壇致辭中首先向與會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并簡要介紹了貴港市在經濟社會發展以及城市化發展方面的情況。他說,近年來,我們圍繞產城互動融合發展目標,探索出了一條“港產并舉、港城一體”的城市化發展道路。城市化建設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相結合,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在第一產業,利用貴港屬于優質天然富硒地區,70%以上的土壤達到富硒土壤標準的優勢,形成了“中國硒港”富硒農業價值品牌;在第二產業,構筑廣西第二汽車生產基地;在服務業方面,打造大西南物流中心。他表示,今天中國城市化發展論壇在我市召開,主題是“中國貴港—橋圩開啟硒+N產業融合升級密碼”,專題探討城市尤其是小城鎮建設與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問題,這對加快我市城市化進程,推動特色小城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常務副主任、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科技委常務副主任李秉仁在致辭中說,“十三五”期間是我國城鎮化從速度型向質量型轉變的關鍵時期,小城鎮作為城鄉發展的紐帶,對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和促進城鄉發展一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建設新型城鎮化的背景下,住建部、財政部、發改委等多個部委聯合發出《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要求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將建設特色小城鎮推向了實際可操作化的地位。但他提醒,發展特色小鎮不是千篇一律,而是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發掘、組織建設。要按照城鎮化發展的客觀規律建設特色小鎮,努力打破行政區域壁壘,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結合地域特色資源、特色產業優勢,與周邊地區共建產業生態圈、產業生態鏈,形成良好的“競(爭)”“合(作)”關系。要避免照搬我國近年來大城市大拆大建、貪大求洋的發展模式,要大力保護傳統文化建筑和自然環境,通過保護鄉鎮文化特色與個性特色,切實展示留住“鄉愁”的魅力。他祝愿橋圩鎮在特色小鎮的建設上越走越好。

論壇上,在與會嘉賓的見證下,蔡義鴻秘書長代表城市化委員會,農融市長代表貴港市,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在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方針指引下,根據各自領域的優勢,在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項目策劃、項目申報、發展戰略規劃、宣傳推廣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城市化委員會近年來與許多在城市化方面做出探索的地方政府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此次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意味著雙方在城市化方面的合作進入實質階段。

中國城市化論壇專家主持人李津逵認為,我國的城市化已經發展到了一個重要的階段,特色小鎮的推進將為貴港橋圩小鎮迎來一個千載難得的發展機遇。

論壇互動環節,專家們從提高我國城鎮化質量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角度,縱論特色小鎮建設,為特色小鎮建設支招。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任、原建設部總工程師金德鈞表示,特色小鎮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產業要強,品牌要靚,環境要好。他建議,橋圩打造特色小鎮,要將羽絨產業進一步做大做強,要通過加強研發、品牌建設,使優勢更優。同時,結合實際資源、本土優勢,不斷培育和創造新的產業優勢,使橋圩鎮的產業發展保持永久的活力和生命力。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鄉村建設專委會常務副主任、住建部村鎮建設司鄉村規劃研究中心顧問、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蔡立力建議,橋圩在特色產業發展上,要將健康(富硒、氨基酸)與長壽結合起來,要與當地文化結合起來,要與旅游結合起來。要通過智慧城市建設提高小鎮建設的水平。他從規劃的角度表示,特色小鎮“特”在創新,“特”在小而精致,在空間規劃上,要突出當地特色,要注意宜人尺度。如果橋圩能夠將騎樓文化發揚光大,不失為特色。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國際交流專委會專家顧問、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產業部城鎮化處處長、博士馬慶斌建議,在人才的使用上,既要用好當地人才,還要吸引外來人才,用好“外腦”。既要在城鎮化的發展中解決好農民工市民化問題,還要做好回鄉農民工的接納問題。未來的橋圩要講好羽絨和富硒故事,要讓“每一個來到橋圩的人是為了生活,每一個留在橋圩的人生活得更好,每一個離開橋圩的人念念不忘”,那么,橋圩就是名副其實的特色小鎮。

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中國(香港)旅游設計院院長、中國策劃研究院副院長、聯合國和諧基金會高級設計顧問鄭建平說,正是現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許多亂象,才讓小鎮有發展的機遇。如何讓特色小鎮做到小而美、小而精、小而專,他認為要通過立命,認識自己,以空間的半徑劃分市場份額;要通過轉身,構建自己輕質化的產品;要通過呻吟,不斷發聲。那么,即使再小的城鎮,也是世界級的。

中國光大銀行北京金融街支行副行長王欣從投融資的角度說,特色小鎮一定要做好規劃,選好主體、強調運營。這通常是金融機構在做金融資金投資時重要的考慮因素。他還就傳統銀行和投行的選擇上以及配套資金方面提出了建設性意見。

港南區委書記楊亞俊表示,專家們為港南區的發展作了一次全面、系統、深入的體檢。下一步,港南區將以這次論壇為契機,在領導和專家的關心、指導下,搶抓國家培育1000個特色小鎮戰略機遇,加快完善橋圩鎮相關配套設施,拓展城鎮功能,把橋圩建成高標準的全國羽絨休閑旅游特色小鎮。

據介紹,橋圩鎮是全國重點鎮和“羽絨之鄉”,全鎮人口12.1萬人,其中圩鎮常住人口3.5萬人。2014年以來,全鎮財稅收入均保持億元以上,2016年達1.13億元,居貴港市前茅。在特色小鎮建設方面,港南區主要從以下5各方面著手:堅持以科學規劃,引領新型城鎮化;堅持以產業特色化,推動產業發展多元化;堅持以綠色發展理念,打造宜居幸福小鎮;堅持以文化傳承發展,彰顯特色小鎮內涵;堅持以社會治理創新,提升群眾幸福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城市化網 2017-02-28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1级在线观看 | 中文国产日韩欧美二视频 | 中文字幕第5页 | 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制服另类久久 | 一级夜理论片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