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是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主要類別之一,主要資助代表中國學術水準、體現中華文化精髓、反映中國學術前沿的學術精品以外文形式在國外權威出版機構出版并進入國外主流發行傳播渠道,旨在深化中外學術交流與對話,增進世界了解中國和中國學術,增強中國學術國際影響力和國際話語權,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我院陳文勝研究員著作《論大國農業轉型》入選2017年國家社科基金中華學術外譯項目推薦選題目錄,經專家評審、社會公示并報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最終入選2017年中華學術外譯項目立項名單,將由國家社科基金立項資助,翻譯為英文向國外出版發行。這是對該著作學術水準的充分肯定,也是對我院廣大科研人員打造精品力作、勇攀高峰的極大鼓舞。
《論大國農業轉型》提出的基本觀點是:中國農業發展方式轉型,既要突破耕地和淡水資源短缺等資源壓力,解決農業效率低、生產成本上漲、青壯年勞動力轉移、環境污染和生態退化等現實問題,也要適應全球化背景下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人口大國等一系列相互交織的問題,這就決定了中國農業發展轉型要實現國家糧食安全、資源節約、農村生態環境治理與保護、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民增收與農業增效、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多重戰略目標。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必須以資源要素利用方式、生產體系、社會化服務、農業制度為核心,推進以農業科技創新為動力的資源要素利用方式轉變、以“兩型”農業為導向的農業生產體系轉變、以農村信息化為突破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轉變、以農業制度創新為引擎的政府農業職能轉變的作為有效途徑,構建以“兩型”農業為戰略取向、以科技創新為第一推動力、以農村信息化為突破口、以農業制度創新為保障的“兩型社會”建設中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體制機制,尋求“兩型社會”建設導向下適合中國的特殊國情而又不同于歷史上西方工業化農業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從而超越西方工業化農業的歷史發展規范,直接進入現代農業發展的新階段——“兩型”農業的發展階段。
本書作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的成果,由社科文獻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時任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陳錫文在《光明日報》(2015年2月4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蔡昉在人民日報(2015年9月7日)、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李周研究員在《農村經濟》(2015年4期)、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黃祖輝教授在《農民日報》(2015年3月28日)、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宋亞平教授在中國改革報(2015年3月24日)發表書評予以肯定評價,獲湖南省第十三屆哲學社會科學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