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成果發布

陳文勝新著《大國村莊的進路》出版

[ 作者:陳文勝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0-11-21 錄入:王惠敏 ]


陳文勝新著《大國村莊的進路》出版(圖1)

大國村莊的進路

陳文勝 著

ISBN:978-7-5648-4002-0

2020年11月出版

郵購聯系方式: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發行部楊老師  電話:0731-88873070,13873190464;QQ:2843980298

也可點擊《大國村莊的進路》進入當當網直接購買


【作者簡介】

陳文勝新著《大國村莊的進路》出版(圖2)

陳文勝,男,湖南衡陽人。湖南師范大學瀟湘學者特聘教授、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共中央農辦鄉村振興專家委員,中共湖南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三農工作專家組組長,湖南省重大決策咨詢智囊團專家,湖南省扶貧領導小組專家委員,《中國鄉村發現》主編,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湖南省“五個一批”人才,湖南省城鄉一體化研究基地首席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1992年6月至2005年9月,在衡陽縣鄉鎮工作,歷任鄉團委書記、鄉黨委組織委員、鄉黨委宣傳委員、副鄉長、鎮長、鎮黨委書記: 2005年10月調入湖南省社會科學院,歷任新農村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科研處處長、辦公室主任、城鄉一體化研究智庫團隊首席專家: 2019年7月調入湖南師范大學。

主要從事三農問題研究。出版專著4部,合著7部,編著60多部:在《求是》《政治學研究》《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發表論文100余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轉載20余篇:研究報告獲黨和國家領導人肯定性批示7人次。省部領導肯定性批示50余人次,15 項成果進入湖南省委省政府決策。

【書籍推薦】

生活在中國的我們這一代,親歷了百年難遇的大變局。改革開放前那曾經的饑餓時代成為了難忘的童年記憶,改革開放后那曾經的溫飽時代成為了青春的底色,當下人到中年處于農業中國向工業中國、鄉村中國向城鎮中國轉型的歷史新方位。在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中,我們目睹了正在急劇變化的中國村莊,見證了人類發展進程中這一史無前例的重大社會變遷——人類最為壯觀的歷史性事件。

中國作為全球特大型國家,村莊的演進深受到國家人口規模變量、不同區域差異性與不同發展模式多元性等大國小農的中國國情以及歷史傳承、文化基因的多重影響,不僅是工業化與城鎮化不同步、工農不同步,城鄉不同步、區域不同步;而且村莊與村莊發展不平衡,富裕村與貧困村并存,富裕農民與貧困農民并存,由此帶來城鄉發展不平衡和鄉村發展不充分就更加突出,是與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相區別而有著自身獨特演進規律的大國村莊。

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是從農耕時代進入工業時代、再進入信息時代的逐漸演進進程,而我們則有幸置身于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在同一時空并存這樣中國現代化的基本現實。像北、上、廣等地區是絕對不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的城市已處于信息時代,二線、三線城市和大多數縣城進入了工業時代正在推進城鎮化進程,很多鄉村和偏遠地區還是傳統農耕社會正處于為擺脫貧困而發展的進程中,這是人類史上絕無僅有的發展史。由此帶來傳統與現代、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等方面的激烈碰撞,不僅給中國的全面現代化造成了極大的挑戰,而且形塑著大國村莊的演進方向。

在現代化的大趨勢中,從自身的歷史傳承、文化基因來審視大國村莊,為什么中國幾千年來都是費孝通所稱之為的“鄉土中國”?為什么在世界文明史上獨有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而不斷?是什么力量將中華民族凝聚在一起?在中國這樣一個具有幾千年文明史的傳統農業大國,每一個村莊都因為家族、氏族、宗族而集村聚居,以眾多村莊構筑而形成了一種非常獨特的鄉村社會,再加上皇權不下縣的村莊自治制度所形成的自治體系,帶來幾千年鄉村社會的獨立性和穩定性,形成共同的文化紐帶,使一個個村莊得以成為自主發展和自我循環的社會共同體,從而形成極為穩定的社會結構,這是中華文明傳承五千年而不斷延續至今的基石。

盡管在中國的幾千年歷史上曾經不停地改朝換代、政權交替,甚至異族入侵而國滅族散,自秦漢以來,政權幾度被外來民族所顛覆,但中國的村莊社會要么是整個家族、整個村莊成員遷到他鄉,甚至到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建立新的村莊,開辟新的家園,使自己的民俗習慣和文化傳統得以傳承下去;要么以繳稅納糧的方式與朝廷合作,社會和文化體系不僅以原有的方式進行延續和發展,甚至還同化了征服者,因而在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征服者被被征服者同化的歷史進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獨特鄉村精神——將村莊家園與國家民族的命運連在一起的家國情懷,為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中華民族能夠延續到今天的一個重要基石。

在農業中國向工業中國、鄉村中國向城鎮中國轉型關鍵的時期,必須充分考慮到中國幅員遼闊,地區間由于地理位置、資源稟賦、歷史基礎、政策取向等多方面原因導致非常復雜的差異性,呈現區域不平衡發展的現實特征,村莊的演進不可能一個目標、一個模式同步發展,迫切需要有自上而下的國家整體制度安排與自下而上發揮億萬農民的主體作用和基層首創精神相結合,實現戰略目標的一致性與實現路徑的多元性相統一。因此,怎么轉型,應該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歷史進程,而非主觀、武斷的一個理想模式,是不穩定不規范的轉型,向逐漸穩定和規范的轉向,是“轉”而不是“型”。因為每個村莊都有自己的不同歷史,甚至有自己的不同生命,如一個村莊有四季的變化,每個村莊的四季變化絕不相同,那么不同村莊自然有不同的“轉”與不同的“型”。

本書對問題的解決不敢有太高的期望,主要是希望能夠推動進一步探討而形成共識,哪怕是通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進一步探討形成共識,通過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點進一步探討形成共識,這樣的共識才真正具有思想的力量。

本書是本人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莊社會變遷研究》(15BSH076)最終成果,于2016年8月結項。由于本人當時就職于省直科研機構的辦公室主任,整天為事務所累,以致在結項前后一直斷斷續續地推進而始終未能完稿。2019年7月調入湖南師范大學做專職的教師,終于能夠有時間完成書稿。

在此,要特別感謝課題組主要成員何紹輝、王文強、陸福興、胡守勇、張黎等學者為本書的起草所作出的貢獻!要特別感謝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給予的特別支持,使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陳文勝2020年9月19日于長沙家中


【內容簡介】

本書立足于中國現代化的大趨勢,將大國村莊的進路置放在鄉村振興戰略這一背景之下,以城鎮化進程中的村莊發展多重演變之現實圖景為邏輯起點,以構建促進城鄉良性互動與共同繁榮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為目標,從“城鎮-鄉村”的互動關系中研判村莊演進對中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影響,回應大國村莊演進的原因、動力、走向等理論問題;從村莊社會、村莊治理、村莊文化三個維度審視城鎮化進程中村莊演進的三重形態,剖析村莊演進的各種社會風險,回應大國村莊進路的趨勢與挑戰等現實問題;從“國家—社會”層面觀察城鎮化快速推進中大國村莊演進的基本規律、未來走勢,探索大國村莊演進的路徑選擇,回應村莊可持續發展的制度建構問題;以此形成在城鎮化進程中實現村莊現代轉型與鄉村振興的理論框架、實踐路徑與制度安排。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鎮化與村莊演進:基礎理論及關系互動

第一節 社會變遷與村莊演進:意涵及其關系

第二節 城鎮化與村莊演進:關系及其互動

小結 村莊發展進路:一個未竟的話題


第三章 城鎮化進程中村莊社會的進路

第一節 人口流動與村莊社會的演進

第二節 社會轉型與村莊社會的演進

第三節 社會開放與村莊社會的演進

小結 社會關聯演變:村莊的社會演進的要義


第四章 城鎮化進程中村莊治理的進路

第一節 從宗族治理到民主自治

第二節 從傳統禮治到現代法治

第三節 從“舊鄉賢”到“新鄉賢”

小結 村治邏輯變遷:鄉村治理演進的實質


第五章 城鎮化進程中村莊文化的進路

第一節 村莊文化景觀:從“重建”到“更新”

第二節 村莊民俗傳統:從“解構”到“重構”

第三節 村莊價值觀念:從“傳統”到“現代”

小結 意義世界的重構:村莊文化演進的本源


第六章 城鎮化進程中村莊演進的困境及風險

第一節 社會變遷中的村莊演進困境及其表征

第二節 村莊演進中的社會風險及其類型

第三節 村莊演進中的困境及風險化解

小結 化危為機:村莊演進的兩面


第七章 鄉村振興戰略下村莊演進的路徑選擇

第一節 村莊的進路: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

第二節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強

第三節 補齊鄉村人居環境短板推動農村美

第四節 加快農村土地改革確保農民富

第五節 發揮小農戶的最大主體作用

第六節 實現農民主體地位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

小結 “美好鄉村”:村莊進路的前方


第八章 余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最新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午夜福利中文字幕理论片 | 在线视频国产一区不卡 | 最新国产在线理论免费观看 | 亚洲欧洲另类中文字幕 | 色综合久久久久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