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陳瑞劍等:深化農業國際合作夯實一帶一路建設的基礎支撐

[ 作者:陳瑞劍?姜曄?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26 錄入:王惠敏 ]

  “一帶一路”倡議是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合作的總綱領,與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同列為國家三大戰略。農業交流和農產品貿易自古以來就是絲綢之路的主要合作內容,新時期,開展農業合作仍然是沿線國家的共同強烈訴求,是建設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點之一。本文從“一帶一路”的內涵理解入手,分析農業合作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梳理“一帶一路”區域農業合作的成效與問題,提出深化農業合作夯實“一帶一路”建設基礎支撐的政策建議。

  “一帶一路”建設的經濟邏輯與認識誤區

  “一帶一路”建設:以區域一體化促經濟全球化。20世紀90年代開始,經濟全球化進入了蓬勃發展時期,商品、資本、人員、金融以及其他服務的全球流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生產全球化、貿易自由化和資金自由流動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和推動因素。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全球經濟處于脆弱的恢復過程,多邊貿易組織倡導的國際貿易秩序建設難以順利推進,全球性國際機制越來越難滿足各國需要,規模較小、成員較少的區域合作戰略快速發展,逐漸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流。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旨在發揮中國在國際經濟合作中的積極作用,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和國際合作新架構,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和開放型世界經濟,是中國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而提出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新模式,這既符合中國走出去的需要,也是讓全球化惠及更多國家和地區的需要。

  常見的認識誤區:局部論、工具論與單邊主義。“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社會各界紛紛做出積極響應,相關觀點、文章、著作應接不暇。筆者通過赴地方政府和企業開展調研,以及參加各類研討會了解到,對“一帶一路”建設理解仍然參差不齊,常見的認識誤區包括以下幾種。一是局部論,即“一帶一路”建設就是在“一帶一路”區域做好國際合作工作,落實“一帶一路”倡議就是出臺專項資金,扶持更多企業向“一帶一路”沿線區域走出去。二是工具論,把“一帶一路”變成一種文字工具,所有涉及國際合作的工作都掛名“一帶一路”,而內容跟“一帶一路”建設幾乎沒有關聯。三是單邊主義思維,認為“一帶一路”建設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開放共贏的合作理念僅是“外交辭令”。

  內涵理解:“一帶一路”建設與“一帶一路”農業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有其既定邏輯,與傳統國際合作不同的是,它更加強調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以和平、合作、發展、共贏為核心理念,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合作重點,打造“一帶一路”區域利益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的特點是以交通為主的基礎設施投資為先導,推動設施聯通,以投資建設產業園區為主體,逐步拓寬形成經濟走廊,促進資金融通,以投資貿易自由化為核心,促進人員、資本、要素、產品跨境流動,推動貿易暢通,協調各國發展計劃和政策,政策溝通形成真正的跨境經濟走廊,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民心相通,促進三個共同體的最終形成。因此,理解“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內涵,應轉變思維、打破部門意識,思考角度從農業國際合作看“一帶一路”區域,轉向從“一帶一路”戰略看產業合作。

  “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重要意義

  農業作為基礎產業和優勢外交資源,對解決“一帶一路”國家糧食安全問題、推動經濟發展深入融合、打造緊密型多邊利益共同體,發揮著利益互惠、民心互通的獨特作用。農業合作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是共建利益共同體與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點之一。

  推動全球農業發展格局演變的重要構成。農業是各國對外開放的重要領域,世界農業發展在資源要素和產品市場的整合中正在形成新的格局。“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是我國農業與世界農業深度融合、全面參與國際合作的必然選擇,有利于在“一帶一路”建設框架下形成國際農業合作新格局、全球糧農治理新秩序。

  促進沿線國家互利共贏發展的基礎力量。“一帶一路”沿線基本屬于農業國家,對解決饑餓和貧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的愿望強烈,農業合作不僅是其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合作國領導人的票倉工程和老百姓的民生、民心工程。“一帶一路”農業合作有利于沿線各國進一步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區域內農業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農業資源高效配置、農業市場深度融合,發揮好農業產業的經濟命脈和支柱作用,把經濟互補性轉化為發展推動力,產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疊加效應,形成多領域互補互利互惠的良好局面,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互利共贏發展。

  構建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的關鍵領域。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正在實現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轉變,出現了市場、資源能源、投資對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一帶一路”倡議恰逢其時、應運而生,成為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引領我國經濟進一步融入世界的強力引擎。農業是國際交往的重點和熱點領域,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重要基礎產業,也是我國重要的外交資源。在共建“一帶一路”中找準定位,推動務實合作,將農業合作打造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實現我國農業在更高水平上對外開放的新抓手和發力點,對于“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關鍵作用。

  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實施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途徑。目前,國內農業發展面臨“兩板擠壓”“雙燈限行”“六產開拓”等新常態問題,亟需去庫存、降成本、補短板。“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有利于突破國內“天花板”和“地板”約束,提高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優化國際農產品貿易格局,為國內農業轉方式、調結構贏得更多空間和時間,實現產業素質、發展質量和經營效益的優化和提高。

  當前“一帶一路”區域農業合作的成效與問題

  近年來,我國農業走出去步伐不斷加快,截至2015年底,我國農業對外累計投資總額129.7億美元,在境外投資共設立764家農業企業,遍及全球六大洲(除南極洲外)95個國家(地區) 。2012年至2015年的4年間,我國對外農業投資年均增長51.7%,遠高于同期我國整體對外投資年增長率(27%)。

  合作現狀。“一帶一路”區域是我國農產品的重要出口市場和進口來源地,同時也是我國農業對外投資的主要地區,潛力大、基礎好,沿線的東南亞、中亞、南亞、西亞、中東歐、非洲等區域,多年來一直是我對外農業合作的重點區域。大部分國家對解決饑餓和貧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的愿望強烈,在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農業生產技術及生產資料供給,農產品加工、倉儲物流設施建設等方面發展需求迫切。我國與沿線大部分國家簽署了雙邊農業合作協議,并在二十國集團(G20)、上海合作組織(SCO)、中國-東盟(“10+1”)、東盟與中日韓(“10+3”)、亞太經合組織(APEC)、中阿合作論壇、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瀾湄合作等多邊合作機制下開展了廣泛的農業交流與合作,取得了良好進展。

  近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業合作特點突出,成效顯著。合作領域不斷拓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多行業齊頭并進;合作鏈條不斷延伸,逐步向產、銷、儲、運等全產業鏈發展;投資主體不斷多元,形成以國有農墾、種子、漁業企業為主體,民營企業逐步跟進的局面;投資模式不斷多樣,從合作開發資源逐漸向資本合作經營轉變,合作層次不斷升級。相關省份充分利用沿線國家資源和市場,優勢互補、產業對接,開展了多領域種養殖、加工等合作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在“一帶”區域,新疆、甘肅、陜西、河南等省區積極發展旱作農業合作,與中亞國家開展糧食、畜牧、棉花等開發合作;黑龍江、山東、內蒙古等省區在俄羅斯遠東地區開展大豆、蔬菜等種植合作。在“一路”區域,廣東、四川、廣西、云南、海南等省區積極發展熱帶農業合作,與東南亞、南亞國家開展天然橡膠、熱帶水果、木薯、甘蔗、雜交水稻等種植合作。

  存在問題。一是國家間戰略溝通有待深化。農業合作的土地、糧食安全等均屬敏感領域,從“政策溝通”層面與沿線國家的戰略對接有待深化,在共同改善投資環境、優化貿易政策方面進一步達成共識。二是政策支持有待完善。政策支持是農業合作從“起步”到“起飛”的重要“推進器”,目前“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實施路線有待進一步明確,缺少統一高效的管理協調機制,在農產品關稅配額、雙重征稅、跨境金融服務、農業涉外保險、倉儲物流設施服務等“貿易暢通”“資金融通”“設施聯通”方面還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三是產業協同有待加強。當前,交通、能源、信息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是推進“一帶一路”的優先重點領域,關鍵節點和通道建設將對農業項目實施提供重要保障,農業合作與其他產業協同發展理念有待提升,應與其他行業對外合作充分結合,一方面為農產品貿易、投資合作降低成本,同時也主動融入“一帶一路”重要通道建設。四是涉農企業國際競爭力有待提升。目前農業走出去企業在上游種子農化領域、下游大宗貿易領域都缺少核心競爭力,許多中小企業的農業對外合作技術附加值低,資本運作和應對國際市場波動的能力弱。同時企業對外合作缺乏聯動,存在各自為戰、無序競爭的現象。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建議

  農業合作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需要從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戰略總體框架入手,立足“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點,以互聯互通縮短距離,用農業合作拉近民心,積極融入各大經濟走廊和海上運輸大通道建設。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頂層設計。充分利用農業對外合作部際聯席會議機制,協調解決對外農業合作中的問題和困難,建立與“一帶一路”建設在交通、能源、金融等其他行業的溝通協調機制,共同謀劃“一帶一路”跨行業合作項目,為“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與其他行業的戰略協同提供支撐。開展“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研究,集中政策、資金和企業資源,優先布局“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樞紐”“高地”和“主干線”,以點帶線、以線帶面推進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推進重點項目落地。

  構建“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政策溝通平臺。加強政策溝通,完善沿線國家間多層次農業政策對話機制,探索建立沿線國家政府、科研機構、企業“三位一體”的政策對話平臺,就農業發展戰略充分交流對接,共同制定推進農業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協商解決合作中的問題,共同為務實合作及大型項目實施提供政策支持。

  拓展“一帶一路”建設農業投資合作。發揮沿線國家農業比較優勢,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提升沿線國家間企業跨國合作水平,采取多種方式提升企業跨國投資能力和水平,促進互利合作、共同發展。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和生產、加工、儲運、流通等全產業鏈環節投資,打造全球產業鏈、全球供應鏈和境外農業生產服務供應鏈,實現“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

  共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園區。推動沿線國家企業合作共建農業產業園區,形成產業集群和平臺帶動效應,構建“一帶一路”農業合作的新載體和新樣板,降低農業合作成本,增強風險防范能力。引導和支持企業參與農業合作園區建設和運營,圍繞種植、養殖、深加工、農產品物流等領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業產業鏈條,為實現經濟走廊和海上通道互聯互通提供支撐。

  加強“一帶一路”建設農業合作的政策支持。積極推動境外農業合作示范區和境內農業對外開放合作試驗區建設,內外統籌,與沿線國家在金融、稅收、保險、動植物檢驗檢疫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加強人才交流和信息互通,分享農業技術、經驗和農業發展模式,共同規劃實施農業合作重點工程項目。加快建立完整統一的農業合作信息共享平臺,加強國際化的人才隊伍和前瞻性的研究智庫建設。

  作者單位:農業部對外經濟合作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 | 日本久久久久午夜免费 | 亚洲v国产v天堂a | 日韩欧美中文日韩欧美色 | 在线观看免费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