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馮奎等:準確把握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重點

[ 作者:馮奎?黃曦穎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0-10 錄入:王惠敏 ]

在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中央及有關部委支持特色小鎮發展。浙江等地積極探索,發揮政策導向作用,促進特色小鎮發展。當前,支持特色小鎮的氛圍已經形成,政策支持力度正在逐步加大。我們認為下步的工作需要避免一哄而上,盲目規劃、投資、建設特色小鎮,形成新的“面子工程”與資源浪費的現象。為此,必須提高各類政策的設計水平與質量,準確把握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重點,在特色小鎮的物理空間上,持續拓展創新發展空間,不斷增大改革空間,推動特色小鎮健康發展。

支持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背景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在“重點發展小城鎮”一節中提出要通過規劃引導、市場運作,將具有特色資源、區位優勢的小城鎮,培育成為文化旅游、商貿物流、資源加工、交通樞紐等專業特色鎮。《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若干意見》 第十三條“加快特色鎮發展”一節中提出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帶動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就近城鎮化。

國家發展改革部門就特色小城鎮健康發展問題,結合國家“十三五”規劃編制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會同相關部門從加強規劃引領、政策扶持、宣傳推廣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在編制起草“十三五”規劃綱要過程中,對“十三五”期間鼓勵各地區培育發展特色小城鎮進行總體安排。在國務院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電視電話會議上,對特色小城鎮建設進行全面部署。積極推進特色小鎮和小城鎮建設經驗的宣傳推介,將一些行之有效且可復制的經驗推向全國。強化了對特色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支持特色小城鎮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等功能。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透露,發展改革委計劃今年重點支持1000個條件較好的特色小鎮建設。

國土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委均支持特色小鎮發展。國土資源部提出“合理安排土地利用計劃,新增建設用地計劃向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傾斜,向發展潛力大、吸納人口多的縣城和重點鎮傾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貴州、浙江、山東和陜西等地的小城鎮及特色小鎮的工作實踐,以便各地學習參考。住建部在“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采取措施推動特色小鎮發展。

特色小鎮得到各地“一呼百應”,客觀方面來看,是因為在經濟新常態條件下,社會資本參與小規模土地開發具有更多的必要性與現實可能性條件。從政策層面上來看,特色小鎮發展跟城鎮化、供給側改革、宏觀經濟、政府職能轉變等方面都有密切關系,因而成為各類政策集中支持的一個“黃金結合點”。特色小鎮發展有利于優化城鎮體系結構,有助于扭轉各類資源過度地向行政等級高的城市中心區集中的局面,有利于改進政府管理,動員社會資本參與新型城鎮發展空間的建設與發展,有利于促進投資與消費,帶動經濟增長。

浙江等地推動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實踐

(一)浙江省級層面的支持性政策

2015年4月22日,浙江省人民政府第8號文件《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對外公布,標志著浙江正式全面啟動特色小鎮的建設。截至2016年6月7日,浙江省政府、省特色小城鎮辦公室以及省發改委、經信委等陸續發布了相關的政策支持文件(表1)。

馮奎等:準確把握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重點(圖1) 

浙江省為了更好地推進全省特色小鎮的建設,建立了由常務副省長擔任召集人,省政府秘書長擔任副召集人,省發改委、財政廳等13個廳局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省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該特色小鎮規劃建設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發改委,并擔任日常的工作。

(二)浙江省各地市的支持性政策

自浙江省政府啟動特色小鎮的建設行動以來,除了省屬各大單位、各部門積極響應,出臺本部門的支持政策之外,浙江省所屬的11個地級市根據省政府的要求,出臺加快特色小鎮培育建設的指導意見(表2)。

馮奎等:準確把握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重點(圖2)

浙江各地方城市的政策側重點不同,綜合來看包括七個大類,即組織協調、土地、財政、金融、人才、項目支持、行政審批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三)其他省市縣有關特色小鎮的支持性政策

特色小鎮發展在其他地方也有廣泛實踐。例如山東省在2012年出臺了《關于開展“百鎮建設示范行動”加快推進小城鎮建設和發展的意見》。貴州省在2013年印發了《〈關于加快100個示范小城鎮改革發展的十條意見〉的通知》。但綜合來看,這些省市并沒有像浙江省一樣形成一套至上而下的組織和政策體系。有關各省市縣特色小鎮建設具體情況參見表3。

馮奎等:準確把握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重點(圖3) 

一些省市在具體的政策制定方面有所創新與突破。例如福建省提出,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新業態的,可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的過渡期政策,過渡期為5年。對工礦廠房、倉儲用房進行改建及利用地下空間,提高容積率的,可不再補繳土地價款差額。在資金支持上,規定有關市、縣(區)在省財政下達的政府債務限額內,傾斜安排一定數額債券資金用于支持特色小鎮建設。2016-2018年,新發行企業債券用于特色小鎮公用設施項目建設的,按債券當年發行規模給予發債企業1%的貼息,貼息資金由省級財政和項目所在地財政各承擔50%,省級財政分擔部分由省發改委和省財政廳各承擔50%。這些方面的政策力度甚至超出浙江等地的做法。 

浙江等地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

政策重點與啟示

各地特色小鎮發展受到普遍重視,有關省、市政府紛紛出臺政策,充分說明了特色小鎮的發展有生命力。但是在調研中,也發現有的地方只是看到“特色小鎮熱”的表象,停留在比拼特色小鎮發展數量、追求各類政策的轟動效應上面,少數地方甚至有演變成為新時期“面子工程”的苗頭與隱患。為此,就十分有必要學習浙江等地的經驗,結合各地實際,認真研究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政策重點。

一是從政策根本導向上看,是要走創新與綠色的發展道路。

浙江等地政策支持的特色小鎮,其實質是一種新型的創新空間:形態業態功能新、規劃建設手法新、投資運營方式新等。這種創新的空間,又以非鎮非區的“小鎮”作為形態,強調小而精、小而特、小而美、小而優、小而強,圍繞綠色、集約、節約謀求發展。綜合起來看,特色小鎮的發展體現了新常態條件下創新、綠色等發展理念的要求,相關政策致力于推動特色小鎮創新發展、綠色發展,而不是簡單重復地搞城鎮建設與項目工程,浪費資源。

二是從政策組合的方式上看,是要有完整周密的政策體系。

從政策層級來看,有省、市各類政策。從政策涵蓋內容來看,有組織協調、人才引進、財政金融、土地增減、產業項目等涉及發展各個方面的政策。從政策類型上看,既講發展,也講改革。從政策目標上看,是要推動特色小鎮產、城、人、文、景多位一體的發展,做到宜居宜業宜游宜樂。這些政策縱橫交錯,形成了支持特色小鎮發展較為完備的政策體系。尤為值得注意的是,浙江等地支持特色小鎮的政策,有沿續性、突破性,兼顧了歷史與未來,學習了歐美經驗又有地方特色。現在也有一些地方在支持特色小鎮發展過程中,前期研究不足、政策儲備不夠,倉促上馬,效果必然不好。

三是從政策支持的前提條件看,是要“看得見”與“行得通”。

浙江特色小鎮具有良好的基礎條件。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浙江的“塊狀經濟”、產業集群等等,星星點點。其中的一些產業如茶葉、絲綢、黃酒、中藥、青瓷、木雕、根雕、石雕、文房等歷史經典產業,根基深、有特色。還有一些產業,是近些年來發展起來的新興行業門類,如信息經濟、環保、健康、旅游、時尚、金融、高端裝備制造,是浙江省面向未來的重點產業、支撐性產業。浙江省在選擇優先支持上述產業類型時,實際上貫穿著一個“看得見”的原則,也就是過去的基礎看得見、現實發展水平與需求看得見、未來發展前景看得見。因為“看得見”才能“行得通”,特色小鎮才有真實的生命力與競爭力。其他省市在支持促進特色小鎮發展時,一定要立足于當地實際,立足于特色小鎮發展的基礎條件、現狀與可能的未來前景。既不能認為本地一無是處,也不能異想天開?!翱吹靡姟睉撌钦咧С值那疤釛l件。

四是從政策實施策略上看,是要執行嚴格的后評估,倒逼創建過程。

新近一些地方在支持特色小鎮發展方面,用創建制代替審批制。例如,浙江省對名單中的特色小鎮進行考核。土地要素方面,對如期完成年度規劃目標任務的,省里按實際使用指標的50%或60%給予配套獎勵,對3年內未達到規劃目標任務的,加倍倒扣省獎勵的用地指標。一些省市還提出要“寬進嚴出”,要建立特色小鎮創建的退出機制,也就是對考核不合格的要“摘牌”。這些策略手段,能夠避免特色小鎮“爭個帽子睡大覺”的舊風氣,當然也對政策制定者、執行者提出了長線管理、過程管理的新要求。

五是從政策支持的主要對象來看,是各類型的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

在特色小鎮上活躍的千百個中小企業家,這是特色小鎮的一大特色。即便是浙江一些特色小鎮喜以大科學家、大企業家的入駐來為“特色小鎮”進行宣傳,其目的還是要吸引中小型企業家。在具體政策上,浙江多種政策直接支持的是中小企業的成長,例如眾創空間補助、科技孵化器建設、集群化注冊制度、創新型中小微企業專項支持等。這些政策帶來的后果就是中小企業以群體的面目登上發展的大舞臺。比如2016年一季度,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鎮稅收近9000萬元,新增企業50多家。諸暨大唐鎮,是全球最大的襪子生產基地,前7個月已有137家企業入駐。這就帶來一個啟示,在支持特色小鎮發展時,不能眼光盯著一兩個大型開發商,希望通過一錘子買賣招來了大家伙,而是應瞄準中小企業,“放水養魚”,為它們的創業衍生提供條件。

六是從政策支持的突破口上看,就是先行先試、大膽改革。

特色小鎮是一個物理空間,也是一個創新發展空間,也是改革的空間,浙江等地的經驗就是把特色小鎮的物理空間、創新空間疊加到改革的空間上,取得更大的改革發展空間效果。如浙江省明確,特色小鎮的定位是綜合改革試驗區——凡是國家的改革試點,特色小鎮優先上報;凡是國家和省里先行先試的改革試點,特色小鎮優先實施;凡是符合法律要求的改革,允許特色小鎮先行突破。在具體的推進過程中,許多特色小鎮增設了創業服務大廳,提供包括“三證聯辦、創新交流、政企交互信息”等在內的保姆式服務。此外,小鎮還制定一攬子政策,在房屋租金、能耗、購買云服務、購買中介服務等方面給予補助,最大限度地降低創業者的資金成本。可以認為,特色小鎮的發展包含了供給側改革的內容,貫穿著供給側改革的一條主線。

七是從政策支持的延展上來看,是要持續地進行制度供給。

從浙江等地的經驗來看,特色小鎮的發展也才剛剛開始,盡管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也還有不少問題。比如浙江省就總結認為,一些特色小鎮規劃水平不高、“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抓了工程設施就后續乏力、產業進一步升級面臨障礙等。這就意味著要支持特色小鎮發展,光有頂層設計,有基于歷史與現狀的周密的政策體系依然不夠。政策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方向引領與制度供給,來推動特色小鎮健康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觀察》2016年第18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日本熟女视频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喷奶水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思思在线精品视频综合首页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的 | 亚洲无线码二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