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這是我們黨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作出的重大理論創新和戰略決策,為全面深化改革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新型城鎮化當然得在國家治理現代化框架下進行,國家治理現代化從以下六個層面規范新型城鎮化。
(一)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新型城鎮化的理論現代化
新型城鎮化是人的城鎮化,就地城鎮化,可持續發展的城鎮化;是城鎮宜居宜業化,經濟社會發展綠色低碳化;是全面提升城鄉一體化品質,肩負著五大使命:消除“二元結構”社會、建立“新型土地”制度、實施“社會改造”工程、提高發展的獨立自主性、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其承載的含義遠遠超越經濟領域,絕非僅限于滿足社會需求的生產力范疇,已經全面觸摸到整個社會的結構性變革。新型城鎮化是推動中國走向“第三次社會變革”的歷史性跨越,將撬動生產關系的同步再調整,不斷推進工業現代化、農業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國家治理現代化等五個現代化,實現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等五個文明新境界。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戰略目標的提出,是我們黨在治理思潮的影響下,合理地吸收了治理的思想精華,并把它與現實國情和發展階段相結合的一個理論飛躍和創新,是我們黨對執政環境變遷的一種高度自覺和主動回應。它為全面深化改革階段各項工作提供了明確的方向,也必將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新型城鎮化的制度現代化
全面實現新型城鎮化的法治化,建立一整套規范和保障新型城鎮化順利推進的法律制度體系。第一,全面梳理現有的城市建設、農村建設法規。第二,出臺《新型城鎮化法》,鮮明制定出負面清單、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第三,清理、廢止、修訂過時的或與《新型城鎮化法》沖突的法律法規,例如修訂《環保法》《建筑法》等與《新型城鎮化法》沖突的部分或條款。第四,盡快出臺《民法典》,全面規范城鎮經濟社會發展。
(三)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新型城鎮化的機制現代化
建立新型城鎮化推進機制。國家層面上要有系統規劃,各地要在國家規劃基礎上科學論證因地制宜,各部門要出臺政策依法依規支持。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問題,甚至出現各種危機,因此應該建立一種應急響應機制,妥善處理諸如天津大爆炸、汶川大地震、甕安事件等悲劇。新型城鎮化,要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發展方式轉變、提高中國經濟成熟度、擴大中國經濟增長成效的戰略抓手,最終提高我們的社會主義發展水平和質量。
(四)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新型城鎮化的人才現代化
新型城鎮化最終需要人來完成,但是完成的效果就必須看人才的質量。人才的培養、使用、監督必須成為新型城鎮化的一條主線。政府方面來說,必須培養決策人才和城市管理人才;教育機構必須培養適合新型城鎮化各項事業的專業人才,比如金融、財政、土地規劃、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監督檢查等方面的人才;企業就必須培養各種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人才。
(五)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新型城鎮化的融資現代化
融資現代化需從法治化、市場化、金融化三大方面入手。第一,必須測算新型城鎮化所需資金。第二,必須清楚還有哪些資金可以動用。特別是,必須摸清國庫究竟還有多少可以動用,必須摸清哪些外匯可以用于國際投資并將投資利潤立即順利轉化為國內建設資金,必須緊急全面審計地方政府債務并明確哪些是優良債務資產哪些可以通過資產證券化獲得現有繼續投資建設資金,必須動員民間資本參與新型城鎮化特別是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必須加快確定國企分紅比例和國企上繳利潤并撥備部分用于城鎮化,必須清楚金融機構哪些資金可以利用哪些資金可以優惠利用。第三,必須設計科學合理的融資體制,建立健全多層次的資本市場。
(六)國家治理現代化需要新型城鎮化的監管現代化
新型城鎮化可能出現負能量,必須加強規劃管理和監督檢查,同時實施政府權力的負面清單管理。既要早日出臺全國總體規劃和各地規劃,還必須尊重自然規律,順勢而為水到渠成;既要遵從市場規律,確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起決定性作用,又要更好發揮政府在創造制度環境、編制發展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提供公共服務、加強社會治理等方面的職能。政府、企業等市場主體推進新型城鎮化,必須堅持正確理念,不能陷入錯誤理念陷阱,要“提高中小城市對人口的吸引能力”,防止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病;要“消除城鄉二元結構、直至實現城鄉一體化”;要堅持決策與執行上的“體系垂直化”,切實提高監管執行成效。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國家社會發展的一個指導原則,也是我們孜孜追求的一種價值體現,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體現在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特別是隨著國家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深入開展,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這一過程中又有了特殊的意義,它既是指導政府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行政的指導原則,又是檢驗新型城鎮化效果的標準體現。因此,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過程中,積極推進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建設和發展,不僅對于新型城鎮化建設有著積極的意義,而且對國家社會的其他領域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縣域經濟報 2016年04月29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