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加強畜禽屠宰監管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

[ 作者:王旭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5-27 錄入:吳玲香 ]

食品安全關系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畜禽屠宰監管是肉食品進入流通環節的最后關口,是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安全的關鍵環節,是屠宰加工企業健康發展的基本保障。如何履行職責,加強監管,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屠宰監管工作的重大考驗。

據了解,2013年前,我國規模以上屠宰企業僅占20%,多數屠宰企業實際屠宰量不到設計能力的1/3。而且,由于企業主體責任難落實,收費代宰現象普遍,比例高達75%;私屠濫宰、屠宰病死豬、注水、注入瘦肉精等違法行為仍然存在。

2013年年底,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和中央編辦有關文件,商務部的生豬屠宰監督管理職責劃入農業部。

“2014年-2016年,屠宰場(廠)點集中度穩步提高。生豬屠宰企業總數由2013年的14720家減少到2016年的11219家,規模屠宰場(廠)占比由20%提高到26%。生豬屠宰環節“瘦肉精”抽檢合格率持續保持高位,抽檢合格率均在99.9%以上。病害豬無害化處理率穩定保持在3‰左右。”農業部獸醫局局長馮忠武表示。

對于“十三五”期間的目標任務,馮忠武說,要把全面提高從養殖到屠宰全鏈條獸醫衛生風險控制能力作為主攻方向。生豬屠宰行業要基本實現分級分類管理,規模以上生豬屠宰企業屠宰量占比超過80%,牛羊雞集中屠宰穩步推進,城市冰鮮肉市場占有率超過30%。

當前,新的屠宰監管體系基本建立,屠宰法規標準體系建設穩步推進,監管執法力度也不斷加大。農業部獸醫局屠宰行業管理處處長吳晗指出,“要落實政府屬地管理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嚴格規范準入管理,進一步做好屠宰行業監管工作。”

如何落實管理責任?“屬地管理主要通過建立屠宰環節質量安全責任體系、監管工作協調機制、監管執法保障體系及監管評議考核機制保障。部門監管中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執法機構、協同監管部門應各司其職。企業主體責任需加強企業檢測檢驗能力建設、完善記錄和檔案管理、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吳晗說。

2016年8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食品安全工作評議考核辦法》對屠宰監管評議考核機制的建立將起到重要作用。考核結果分為ABC三級,作為對各省(區、市)人民政府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綜合考核評價以及實行獎懲的重要參考。考核結果為A級的,通報表揚。考核結果為C級的,約談該省(區、市)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必要時由國務院領導約談該省(區、市)人民政府主要負責人。

強化監管的具體做法是加強日常監管、開展專項整治、強化部門聯動及實施風險監測。馮忠武介紹,“以落實《生豬屠宰廠(場)監督檢查規范》為抓手,督促各地做好生豬屠宰日常監管和年度檢查,并抓好屠宰行業安全生產。”

屠宰監管還要突出監管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堅持統籌兼顧。吳晗認為,“做到看好‘兩頭’,即入場查驗和出場查驗;抓好‘中間’,即屠宰檢疫檢驗;管好‘兩人’,即官方獸醫和肉品品質檢驗員。統籌屠宰監管與行業發展、安全生產、源頭治理、生豬屠宰監管與其他畜禽屠宰監管等方面。同時,要以推進標準化屠宰為抓手,提升企業質量內控能力;以從業人員培訓為抓手,提升行業管理能力;以統計監測為抓手,提升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能力。”

針對目前屠宰行業的任務和形勢,接下來該怎么做,“只能靠改革創新。”吳晗表示,體制改革創新要提升屠宰企業標準化生產能力、科技支撐能力、監測預警能力及行業自律能力等。要深化屠宰監管體制改革,健全行政管理、強化監督執法、整合技術支撐、延伸基層體系及提升監管能力。在深化屠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主要改革定點屠宰和屠宰檢疫檢驗制度,同時,實行屠宰GMP管理制度、屠宰風險分級管理制度、屠宰信用管理制度等。在創新屠宰監管方式上,要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結合、日常檢查與飛行檢查互補、檢測檢驗與監管執法聯動、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 2017-05-2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欧美传媒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乱老妇女一视频 |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亚洲精选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本韩国精品 | 亚洲人成网在线观看 |